俄羅斯永凍土融化加速 致建築受損、恐釋出古病原體

俄羅斯有65%面積被終年不融化的永凍土覆蓋,隨著暖化日益嚴重,部分地區永凍土開始解凍融化,導致地勢凹凸不平,房屋地基與結構受損,也釋放出大量冰封的溫室氣體、甚至古老病菌,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更大的挑戰。西伯利亞東部酷寒的雅庫特地區,過去30年來升溫將近攝氏2度,速度之快已經達到極端天候的臨界點。

西伯利亞東部雅庫特地區廣闊的永凍土平原上,地形正在無聲的變化,冒出一個一個高度不超過1公尺、多邊形的小丘,這是底下永凍土冰層融化造成的形狀,不是新的地貌,但由於暖化速度加劇,數量越來越多。

雅庫次克聯邦東北大學氣候實驗室主任塔納內耶夫解釋,「小丘的頂部仍然穩固,下沉的是小丘之間的溝隙,它的底部是土壤中的純冰,因為氣候暖化,冰正在消融,這讓土壤體積減少而下沉,就像被燒穿了一樣。」

小丘不只出現在荒郊野外,也入侵城鎮。丘拉普查鎮變得凹凸不平,許多房屋因為土地下沉,地基外露。居民波澤斯基去(2024)年買來蓋房子的土地上,就有20個小丘,努力填平也只解決了一半。

丘拉普查鎮居民波澤斯基說:「大約40年前這裡有飛機場,地勢相當平坦,40年來,慢慢變得凹凸不平,到處都是這樣子。」

雅庫特地區的首府雅庫次克是全球最冷城市,全年有7個月氣溫在攝氏0度以下,1960、1970年代建城打造的所有建築,房屋地基都深深打入永凍土層,原本堅實可靠,但暖化現象改變常規,當局估計超過4成的建築物已經受影響,出現扭曲、裂縫或者下沉。

今年1月隆冬,當地均溫升到攝氏負8度,雖然還在零下,但比起往年1月的零下30度左右均溫,已經是史無前例的新高。

長期升溫加速,逼近氣候變遷快速惡化的臨界點,如果不減緩暖化,2050年因為永凍土融解造成的基礎設施損害,將高達970億美元。

塔納內耶夫指出,「雅庫特地區僅在過去30年裡就上升了攝氏1.5度,有些地方甚至上升了2度。」

聖彼得堡北極與南極研究所總監馬卡羅夫表示,「差個攝氏1、2度,雖然還在零下,仍然是重要且有科學意義的,因為永凍土的凍結就不如以往深。」

在雅庫次克的永凍土研究所,地下7公尺深的永凍土隧道,溫度是攝氏-9°。萬年歷史的沖積沙,被冰黏合在一起有如水泥,牆面上結著冰晶。

研究人員從倉庫取出3萬年前的冰核,融化後研究不同的結晶型態,分析氣候變化的趨勢。

俄羅斯全國12個地區有78個永凍土觀測站,還打算擴大到140點,因為每個地方溫、溼度不同,凍土結構與含冰量也不盡相同。

馬卡羅夫說明,「永凍土的活躍層是頂層,厚度在50公分到2公尺之間,例如在南部永凍土地帶,夏季會融化、冬季結冰,融凍之間會讓土壤非常變動。」

永凍土融化,還會讓萬年封存的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釋出,加重暖化的惡性循環;另一個危機是融化後可能釋出冰封上百年的古老病原體,形成公衛危機。

2016年,西伯利亞一名兒童感染炭疽菌而死亡,成為當地75年來首例,研究人員推測,炭疽菌來自於一隻數十年前死亡,且被冰層覆蓋保存的馴鹿。

當永凍土融化,病菌隨之釋放,感染當地馴鹿群,進一步傳給人類。炭疽菌能在冰封等極端條件下存活百年以上,這起事件也引發全球對古老病菌因地球暖化死灰復燃,甚至帶來傳染病威脅的警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