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與北醫大合作研究 以AI預測腎病患者病況

全國的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要有效改善患者病況,北醫大與台大醫院共組研究團隊,將開發一套模型,能夠透過AI分析,協助預測患者誰的病況會惡化。除了腎病研究上有新成果,團隊也在肝癌領域發現3項與肝癌細胞惡化程度有關的基因,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新型肝癌治療標的。

炸物大口吃下肚,再來上一杯手搖飲,要是每日三餐這樣飲食不節制,不但增加三高風險,慢性腎臟病也可能隨之而來。

根據統計,全國的洗腎人口已經超過9萬人,面對病友持續暴增,要有效改善病況,如今研究有了新成果。

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代表北醫大團隊)表示,「未來的話我們是希望能夠把類似自動化的計算App或者是一個工具,它能夠很快的把這個病人過去的資料,能夠告訴他你未來可能會心血管的風險是多少,未來可能會洗腎的風險可能是多少。」

醫師示警,慢性腎臟病也威脅青少年,尤其1週喝含糖飲料超過7次以上,明顯增加腎臟病的威脅因子。

北醫大與台大醫院合作,將建立能夠預測腎功能變化的照護模型,將患者分成3大類型,協助加快找出高風險患者。除了腎病,合作團隊也在肝癌領域有重大發現。

台大醫院醫師蔡丰喬指出,「最重要的意義大概就是在於說,可以把一些過去知道很重要的會影響癌症的基因,變成一個可以治療的目標。」

關鍵的研究成果,就是抓出3項與肝癌細胞惡化程度有關的基因,更把「藥物抑制」和「基因干擾」結合發現有效降低癌細胞活性,未來有望發展成為,新型肝癌治療標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