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逾30萬日軍葬身海底 相隔80年後仍僅尋獲1%遺骸

「即使戰爭已經結束80年了,對遺屬來說,戰爭在某種程度上仍沒有真正結束。」現年83歲的吉田進在3歲時,父親在海上戰死,而他至今仍在沖繩宮古島近海持續尋找亡父的遺骸。
NHK報導,吉田進的父親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徵召入伍,並成為一艘小型軍用船的船長,原本負責布設水雷,武裝也非常有限,但隨著戰況惡化,這艘船的任務變成護送「物資船」,而這些物資船載著的是用來執行自殺式攻擊的「水上特攻艇」。
NHK形容,這些船隻參與的計畫等同於犧牲性質的作戰。據吉田進描述,其父即因此死於1945年美軍戰機群的襲擊。
吉田進認為,不能對這些為國捐軀的人置之不理,至少要為他們舉行紀念儀式,「將遺骨從沉船中取出並送回家人身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至今僅尋獲4677具海中遺骸 日本立法推動搜尋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去(2024)年統計,二戰期間約有240萬日人在海外戰死,其中仍有約112萬具遺骸至今尚未尋獲及安葬;而在這些死者中,有超過30萬人是在海上喪生。而二戰中日軍沉沒的3260艘船艦,範圍遍布東南亞週邊到太平洋之間。
雖然日本從戰後就開始搜尋戰歿者遺骸,但由於日本政府表態海中遺骸尋找不易,加上日本有「大海是安息之地」的觀念,因此原則上不特別收集。直到2016年,日本才通過立法,將收集遺骨視為國家責任。
NHK指出,隨著發生有觀光潛水客拍攝海中遺骸照片並上傳社群事件,引發戰歿者尊嚴遭受損害的討論後,日本當局在2020年做出回應,對於這種遺骨被人目睹的情況,將比以往更積極蒐集資訊。
然而,截至今年4月,官方統計數據仍僅尋獲4677具遺骸,僅佔海中遺骸總數的1%左右。
「想盡可能靠近父親」 遺屬尋無遺骸只能在船上追悼
由於吉田進父親葬身的船隻至今尚未被發現,遺骨也沒有暴露在人前的風險,目前仍不被視為面臨「尊嚴受損」的情況,因此不屬於日本政府重點搜尋的對象。
吉田進對此感到沮喪,但他仍在父親忌日當天,乘船來到宮古島附近海域追悼。他說自己身患疾病,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到宮古島,儘管尚未尋獲遺骸,他仍想盡可能地靠近父親,表達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