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皇家啤酒行銷、數位化與業務發展總監斯瓦恩說:「我們的康帝凱是品牌專家、我們的安希娜是市場研究員、我們的普羅米修斯負責我們所有的銷售數據,而穆勒則是啤酒品酒師兼食物搭配專家,還有艾拉是銷售通路人員。」
總監介紹的5名新進員工各有專精,更特別的是,他們全天候可上班,而且不占空間,只需要電腦和電源,原來他們是AI虛擬員工。
儘管本質上仍是AI工具,但有了名字、有臉孔,還有電子郵件地址,也能每天更換造型服裝,這些改變讓真人同事更樂於與AI進行互動與協作,大大提升工作績效。
啤酒公司行銷、數位化與業務發展總監斯瓦恩表示,「為了打造這支混合型人力團隊,讓科技和人工智慧融入真人同事,我們觀察員工與AI工具的互動情況,發現他們開始幫AI取名字、當我們給AI加上照片後,他們的使用率和互動度提高4倍。」
負責數據收集與分析的約根森,每天都與AI同事安希娜密切共事,她們透過Teams即時通訊服務對話,安希娜協助她歸納外部電郵的資料,查看數據分析結果以及市場概況。約根森打算未來邀請安希娜一起出席會議,進行即時的工作回饋。
啤酒公司洞察報告與類目管理主管約根森表示,「以前我們經常收到大量電子郵件,需要查看舊報告,還要處理許多整合性的工作。現在工作確實變得更加靈活快速,此外還能專注於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許多數據都顯示,與AI協作可以提升員工的生產力。根據提供AI解方的組織Neon Pulse一項研究指出,在客服、文件撰寫整理和程式開發等領域,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的員工,任務完成效率平均提升66%。 不過AI並非萬能,處理工作細節時仍必須謹慎,確保結果的準確性與實用性。
啤酒公司行銷經理霍達姆指出,「你需要保持懷疑或批判的態度,對於康帝凱AI提供的一切,因為它是1台機器,所以當然要運用身為人類的判斷力來評估它提供的資訊。」
AI技術日新月異,不斷進化。在享受AI高效率與便利同時,人類仍需要依循明確的指引與規範,才能充分發揮AI的輔助功能,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