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成船運業減碳替代燃料 具毒性、高成本仍待克服

支撐國際貿易的船運業,過程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這幾年也備受關注。國際海事組織之前訂出在2050年達到航運業碳中和的目標,而替代方案中的氨,因低碳排放潛力,逐漸成為船運業在實現脫碳目標的重要替代燃料之一,但氨具有毒性以及成本昂貴,都是需要努力克服的挑戰。

停靠在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的綠色先鋒號貨輪,是全球第1艘使用氨與柴油的雙燃料船舶。為了配合本星期在倫敦登場的第83屆國際海事組織海洋保護委員會的大會,綠色先鋒號使用ammonia的氨作為燃料,大幅降低廢氣排放,也替船運業的未來找出新的可能。

澳洲福特斯克集團綠色運輸負責人霍爾說:「綠色先鋒號體現了氨也能安全的被用於船運燃料,我們經歷了所有過程,付出全部的努力,透過達到船隊、國家與等級的認證,我們證明了氨確實能當成燃料來使用。」

澳洲福特斯特集團創辦人佛瑞斯特則說:「這艘船從大老遠的南半球一路航向北半球。這是1艘沒有污染的船,它從技術上與商業上證明了可行性。」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大刀砍向全球,引發國際貿易戰火,但國際貿易運輸依舊要靠船運業來支撐。船運業承載了全球超過80%的貿易運輸,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產業,但它同時也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近3%。

目前全球航運業最主要使用的燃料是重油,但重油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隨著各國對環保要求的提升,航運業開始尋找更乾淨的替代燃料。雖然液化天然氣能減少約20%到30%的二氧化碳排放,但還無法達到零碳排放的要求。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設定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航運業需從部分減碳的燃料,轉向真正的零碳燃料,因此氨就成了新選擇。

澳洲福特斯克集團綠色運輸負責人霍爾指出,「氨在二戰期間就被用於卡車跟貨車的燃料,因此它不是用於燃燒的新燃料。但氨現在搶鋒頭的原因在於它沒有碳分子。因此逐漸超越傳統肥料,成為許多燃料的選擇,用於提供動力等功能。」

然而,儘管氨具備減碳潛力,但在普及應用上還需克服許多挑戰,包括高昂的成本,目前氨的價格是傳統重油的2到4倍,以及氨燃料的有毒問題。

氫氨能源專家拉坦指出,「腐蝕性、具有毒性,需要格外小心的處理,而且務必要使用正確。你不會希望這些有氨動力的船隻撞上港口或另外1艘船,因此安全絕對是氨燃料船隻最重要的環節。」

儘管成本和安全性挑戰明顯,但專家預測,到2050年,氨燃料可能會占船舶燃料市場的三分之一。不過目前業界的共識為,需等到氨燃料所有風險被充分管理後,才會更廣泛推向市場。

整體而言,零碳氨在航運業的推廣有不少障礙,但隨著全球對減碳的需求不斷增加,業界將持續關注氨燃料的發展,期盼在技術與政策面找到突破口,實現更安全、經濟的航運燃料轉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