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獲「假調解真騙房」詐欺案 藉調解取身分證偽造本票借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刑大破獲假調解、真騙房的詐欺案,一名10年前就因詐欺被通緝的翁姓主嫌,逃亡過程中還多次騙取被害人身分證影本,偽造商業本票、借款契約等,跟共犯分別冒充被害人跟債權人申請調解,以房產土地抵債做和解條件,再拿調解書到地政事務所,將被害人房產過戶走,初步清查有6人受害,不法獲利數千萬。
員警偽裝成外送員跟工人,等翁姓嫌犯一出現立刻上前包圍。翁姓嫌犯民國102年就因詐欺遭雙北等地檢署發佈通緝,但沒想到10年多的逃亡過程,他竟還夥同其他共犯行騙,初步清查已有6人受害,不法獲利數千萬元。
台北市刑大偵二隊長施純興表示,「這個詐騙集團是以贈送優惠券為由,向被害人詐取國民身分證影本之後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偽造被害人的商業本票、借據等等
翁嫌偽造被害人的商業本票、借款契約等資料後,會找共犯分別冒充被害人跟債權人,假裝有財務糾紛到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雙方假意談好以房、地抵債來和解,再拿核定過的調解書,到地政事務所將被害人名下房地過戶走,拿去抵押借款。
員警說:「你詐欺通緝,依法逮捕你。」
翁姓主嫌蹲在地上,警方獲報後經數個月調查蒐證,抓到翁姓主嫌並拘提共犯到案;地政士表示調解書具法律效力,應加強地區調解委員會的身分查驗程序。
高雄市地政士公會理事陳苑汝指出,「為什麼他不需要印鑑證明、印鑑章還有權狀,他就可以過戶呢,因為他利用了和解調解筆錄視同判決書,而且用這個和解筆錄不需要提供印鑑證明,這一個全部的問題,他們在調解的時候、確認身分的時候沒有確認好。」
滿桌調解書、偽造印鑑等做案工具,警方扣押犯嫌名下不動產,更起出偽造的被害人商業本票,面額總計達上億元。全案將依涉嫌加重詐欺、偽造有價證券及偽造文書等罪嫌,移送臺北地檢署偵辦。
李怡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