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預估今(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的2.6%降到2.4%,呈現連3年衰退態勢。報告中指出,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從2.5%放緩到1.6%,預計經濟將呈現軟著陸。至於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也從5.2%衰退到4.5%。市場憂心,全球經濟展望走緩,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還能否「保3」?專家表示,的確有挑戰。
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去(2023)年連續好幾個月,包含機械相關產業都出現出口訂單衰退,甚至有部分員工放無薪假。以台灣機械公會所公布數據來看,去年10月出口年減18%,接下來的11和12月年減幅度逐步收斂,從4.4%減少到3.8%。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利用這個節能減碳的商機,智慧製造的商機應該開拓更多的市場,第3季就會看到好的消息。」
機械公會表示,預期整體產業經濟,可望在第3季逐步明朗,機械出口可望有5到10%成長。不過,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來看,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去年的5.2%降到4.5%,美國也從2.5%衰退到1.6%,全球經濟成長率也倒退到2.4%、連3年放緩。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升息產生的對經濟成長抑制效果就有遞延作用,大概就是在2024年會開始發酵,但是基本上都是軟著陸為主,不會發生災難性的硬著陸。」
市場憂心,如果全球經濟成長率衰退,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是否會大受衝擊,間接造成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無法「保3」?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今年要超過2023年的消費也不見得會很順利,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要保3確實是有點挑戰。」
專家認為,台灣今年GDP想保3確實充滿變數,尤其是大選結果出爐後,中國是否又會再對台灣相關產業祭出取消ECFA關稅減讓措施,都得審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