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將停止部分ECFA關稅減讓 陳建仁指政治目的大於經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國務院在今(21)日發布公告,宣布從明(2024)年元旦開始,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石化產品,停止適用ECFA的關稅減讓。國台辦也表達支持,認為是民進黨政府單方面限制中國產品所造成的,又說如果兩岸關係能「重回正軌」,雙方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由於時機點適逢台灣大選將近,這也讓行政院長陳建仁直言,中方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

繼中國商務部日前認定,台灣對中國構成貿易壁壘後,中國國務院21日再公告,2024元旦起,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石化產品,停止適用ECFA的關稅減讓。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隨即指出,是民進黨政府單方面限制中國產品造成,但如果兩岸關係「重回正軌」,雙方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協商,解決經貿問題。

適逢台灣大選將至,讓行政院長陳建仁直指,中方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

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我方已展現最大誠意,多次呼籲在WTO架構下,雙方可隨時協商,惟中方仍恣意而為,又中方在調查報告時間上有刻意安排,顯見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實屬經濟脅迫。」

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說道,「陸委會警告中共當局,立刻停止這些基於政治動機的操作舉措,以免進一步片面傷害,多年來雙方建立的良好經貿關係。」

陸委會更說重話,要求中國別試圖介選,指出中共當局避開現有WTO及ECFA的爭端解決機制,完全不符合規範。如此傷害兩岸關係,是損人不利己的作為,至於對台灣的影響,台灣方評估衝擊有限。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整體ECFA來講,占我們整個出口來講,已經大概不到4%,這12項比例又更低,所以對我們的經濟整體的衝擊,大概是非常非常地有限。明年的經濟成長率,我們還是不會因為這樣的情況而做改變,大概還是會超過3%。」

經濟部則指出,中國2015年全力發展石化產業後,台灣業者就已經主動分散市場,去(2022)年出口到中國的石化產品只有約20億美元,會再針對受影響的業者加碼補助與輔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