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揚言取消ECFA早收清單優惠,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石化、機械與紡織3項產業會比較受影響,目前將會協助轉型與分散市場。機械公會提到目前對中出口的佔比持續降低,不少廠商已有因應措施。學者則分析短期之內,ECFA並不會終止。
中國揚言取消ECFA早收清單優惠,並且延長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到2024總統大選前一日,由於中國占我國出口貿易量仍有38.8%,如果單方面取消ECFA,立委關注政府有何因應措施?經濟部表示有3項產業衝擊比較大,將會協助轉型與分散市場。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是3.7%左右,佔全球相對是比較低的,2022年是204億這個部分,相關影響的行業是石化機械跟紡織,會比較多的品項。」
三大產業石化、機械與紡織公會都表示,當然最主要還是希望ECFA不要中斷。
而這幾年對中國的出口佔比確實逐漸降低,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坦言,不少廠商轉往他國設廠,或是增加在中國生產的比重作為因應,不過對於一些中小企業或出口中國比較偏高的廠商,一定會造成衝擊,但不會是全面性或災難性的狀況。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第一個,大陸不要片面的撤銷,第二個,就是說整天去擔心它要不要去撤銷,不如把時間蹲馬步,慢慢的培養自己的新的市場、新的技術比較要緊。」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表示,「10月的時候國台辦也才講,繼續維持ECFA的生效,是台灣人民的主流民意,所以我覺得短期之內,沒有ECFA會停止生效的這件事情,那當然政府還是要預作準備。」
學者認為中國終止ECFA協議不是現階段選項,但不排除中國可能暫停部分早收優惠,這在大選過後需要再觀察,目前降低對中依賴,維持可合理控制的風險程度,仍是我國產業趨吉避凶最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