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領袖缺席G20峰會 與西方對立白熱化

二十國集團峰會G20,9日在印度登場,前一晚抵達的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先進行雙邊會談。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雙雙缺席,外界質疑與會領袖恐怕無法針對烏克蘭戰爭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達成共識,也顯示西方國家與中俄的對立白熱化。

美國總統拜登8日搭乘空軍一號專機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隨即前往總理莫迪官邸,在峰會前夕舉行雙邊會談。印度和美國關係處於緊密階段,8日的雙邊會談談到美印的軍事戰略合作,並就科技與經濟進行廣泛交流,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陪同出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雙雙缺席20國集團峰會,改由中國總理李強和俄國外長拉夫洛夫出席,引發外界質疑中國在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已經由調停轉向消極,透露支持俄國的意味。

烏克蘭並未受邀出席峰會,而歐盟一名不具名的外交人員指出,俄羅斯也不願接受印度提出的戰爭協調方案,也代表峰會閉幕前的領袖聯合宣言,在烏克蘭議題上恐怕看不到實質的共識。印度則強調絕無此事。

G20峰會籌備官康特指出,「新德里的領袖聯合宣言接近完備,我沒有什麼好多說的,新德里領袖聯合宣言,在座各位會在峰會後看到,會清楚這是來自於全球南半球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

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8日抵達新德里後,便針對氣候問題積極對外發聲。他形容全球就像失去功能的大家庭,無法抵擋迫在眉睫的氣候災難。

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表示,「我們刻不容緩,挑戰已經逼近眼前,氣候危機已經急速惡化,但整體的反應缺乏企圖心、可信度和即刻性。」

古特瑞斯強調,20國集團的總碳排量超過8成,面對明顯惡化而不可逆的極端氣候,與會的各國領袖更應該儘快提出實質解方與承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