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某補習班傳出為了改善學童專注力、提高學習成效,提供少數學童服用治療過動症藥品「利他能」。縣府今(20)日表示,目前確定有2名學童被錯誤提供藥品,已要求該補習班停止招生並限期改善,也通報宜蘭地檢署進行偵辦。
宜蘭縣政府日前接獲網絡情資,指出某補習班疑似未經醫師處方,擅自提供學童使用藥品。縣府今(20)日下午表示,經調查確認後,除了依「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準則第35條」,要求該補習班停止招生並限期改善,也通報宜蘭地檢署進行偵辦。
衛生局表示,該補習班疑似為了改善學童專注力、提高學習成效,因此提供少數學童服用少量藥品「利他能」。這種藥品屬於處方用藥,必須經醫師診斷後才能開立使用。經衛生局初步查訪,有2位學童被錯誤提供藥品。
衛生局指出,「利他能」可改善孩童情緒及專注力,但未經醫師診斷使用,會有健康風險;此外,「利他能」主成分為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 HCL),若過量使用,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過度刺激,產生嘔吐、焦慮、反射亢進、肌肉抽搐、幻覺、心跳過速等症狀發生。
教育處長表示,該補習班共有106名學童,若家長擔心孩子曾服用非經處方之藥品,可前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羅東博愛醫院和羅東聖母醫院等3家醫院,接受醫療諮詢及篩檢服務。
衛生局強調,經查縣內9家醫療機構及86家藥局,目前並未發現管制藥品有不當流用之情節。衛生局也呼籲,非經醫囑取得之藥物使用涉及密醫行為,甚至觸及刑事責任,請各類型機構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