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漁村女力採鳥蛤 貼補家用兼護紅樹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尼加拉瓜東岸的紅樹林,是天然的環保屏障;這裡還盛產鳥蛤,是在地美食特色。划著船來到泥濘潮間帶,採集鳥蛤的清一色是沿海漁村婦女,她們笑稱另一半怕髒,根本幫不上忙。而採蛤貼補家用的同時,她們也順便協助環保團體,種植紅樹林種苗,保護海岸線。
尼加拉瓜東岸的阿斯拉多瑞斯,是個靠海的小漁村。每隔幾天,村民會划著獨木舟,到2公里外的紅樹林,挖一種名為鳥蛤的殼類海鮮。

特別的是,男性只幫忙拖船到海上。划船和採集的工作,全由女性一手包辦。
採蛤村民馬丁尼茲表示,「這裡只有女性會採鳥蛤,因為男人怕髒,他們不喜歡弄髒。我們就得做,因為要養孩子。」

40歲的馬汀尼茲,從少女時期就開始採鳥蛤。這裡的漁獲逐年減少,影響漁民收入;婦女採集鳥蛤當食材,或是轉賣餐飲業者,多少能貼補家用。
即使得深入泥濘,弄得渾身髒,這些女力仍一步一腳印,想到可以養家活口便樂此不疲。

採蛤村民伊斯奎爾度說:「我從孩提時代就開始採鳥蛤。」
伊斯奎爾度8歲就跟著大人到紅樹林採鳥蛤,一採就是42年。她說鳥蛤長在泥土表層,輕輕一挖就看到。一次工作幾個小時,平均可挖到10幾顆。村民挖3天、休3天,幾十年來都是維持這樣的節奏。

鳥蛤是當地的美食,出土的鳥蛤洗乾淨挖開後,擠上檸檬汁就是一道生鮮佳餚,去殼後淋上切碎的番茄洋蔥醬汁也是美味。
平均12顆鳥蛤餐點可賣到台幣近百元,餐廳收購價卻只有四分之一,但對村民來說已經足以貼補家用。

伊斯奎爾度表示,「我們划槳,沒用到燃料,只用到我們的體力。」
這群女村民採蛤同時,也接受環境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委託,協助種植紅樹林幼苗,為環保助力,讓她們採蛤過程更起勁。挖到體型小的鳥蛤就放回土裡,維持當地生態平衡,讓下一代也能靠鳥蛤維持生計。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