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3奈米單日投片破千 良率遠勝三星

疫情這幾年來,台灣半導體產業獲利表現亮眼。在出口部分,去(2022)年台灣更大幅超越南韓。台積電3奈米製程,近期更首度在南科廠區,單日投片量突破1000片,良率已達到可大量生產,大幅超越韓國三星。學者認為,雖然英特爾遞延台積電訂單,但蘋果也包下台積電N3製程的全部產能,明年也會其他全球客戶的訂單,顯示台積電先進製程,依舊領先其他競爭對手,擁有不可取代性。

疫情這幾年來,台灣半導體產業獲利表現亮眼。其中在出口部分,去年台灣以1841億美元,大幅超越南韓1292億美元。

現在台積電3奈米製程,近期更首度在南科18b廠區,單日投片量突破1000片,良率已達到可大量生產,大幅超越韓國三星。

儘管英特爾推遲台積電的3奈米訂單到明年第4季,但蘋果也包下台積電N3製程的全部產能,進一步鞏固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先地位。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雖然在英特爾的訂單數往後遞延了,不過隨之替補的將會是高通,以及聯發科的部分,極有可能會提早到今年的第4季。明年後續也會包括有像是超微、輝達,以及再加上英特爾的部分。台積電在3奈米製程還是可以持續的,囊括全球多數客戶訂單的狀況。」

就在市場傳出台積電歐洲設廠時程,將延後2年的同時,日本媒體也報導,台積電計劃在日本熊本縣興建第2座晶圓廠,投資規模超過1兆日圓。對此台積電表示,公司有在考慮中,但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資訊。

而拜登政府本週正式啟動規模530億美元的《晶片法》,在2030年前,要在美國創建至少兩個先進晶片聚落。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更點名,太依賴台灣是弱點。

雷蒙多指出,「新的目標會是,確保美國是下一個世代,創造半導體的主要領導者。」

光電協進會特約研究顧問柴煥欣表示,「大概200到250億就已經要給英特爾了,然後美光、德州儀器,甚至於台積電、三星都要分。所以到最後面到底會有留下多少的資金,我們就用最寬裕的,如果說是100億美金,要打造兩座半導體的基地的話,其實那兩座半導體的基地,一定就不怎麼樣的一個狀況。」

產業專家認為,目前半導體基地,選在什麼地方並不清楚,如果是在亞利桑那州,對台積電來講是好消息,就會有群聚效應存在。如果是要打造半導體生產基地,除了晶圓代工、實驗室外,還要有封裝測試,也代表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恐加速往美國移動。這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發展,也就是最先進技術根留台灣,將有負面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