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長補助費入不敷出、4.5萬久未調 立院初審改5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多年來,村里長的事務補助費都是每月4萬5千元,沒有調整過。因應物價與實際需求,朝野立委都有共識,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相關修正草案,拍算要調高到5萬。
全國7761位村里長每天忙進忙出,不過依法沒有薪水可領,只能依照「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每個月可以領事務補助費4萬5千元,支應文具費、郵電費、水電費等等因公支出的費用,不少里長都是入不敷出,藍綠立委都提案要增加到5萬元,全國每年大約增加4.65億的經費。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表示,「總共有21年從未調漲,在我們整個的通膨或物價指數的上升,本席認為絕對有提升的一個需求跟必要性。」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說,「正因為他的事務費不足,很多的里長都必須透過其他的方式,來爭取更多的資源,包括資源回收,很多里辦公室幾乎等於回收場了,這個不是應該我們政府,應該讓他們做的事情,應該給他們更多的資源,因為這不是薪資,這是事務補助費。」
內政部對此回應表示,擔心地方財政能力,但在朝野共識下,30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應該會通過這項條文修正案,也有立委提案建議提高議員助理補助費,直轄市議員每人現行總額24萬,提高到32萬或36萬,縣市議員每人現行總額8萬元提高到12萬元,內政部也認為地方財政難以負荷。
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表示,「地方政府現在分別也都表示,他們地方財政的狀況有一些困難,要做這些調整的時候,都希望有所考慮。」
立委們的提案也包括調整目前議員助理人數上下限規定,以及增加議員與鄉鎮代表的為民服務費,都是這次修法討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