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爭奪飛行時間帶 歐洲廉航挑戰傳統航空

就在歐洲航空業開始復甦的同時,廉價航空與傳統的航空公司,也展開了「機場起降時間帶」的爭奪戰。繼廉航龍頭的瑞安航空之後,來自東歐匈牙利的「維茲航空」,也強力要求歐盟的民航主管當局,恢復疫情爆發前的時間帶維持門檻,也就是航空公司的時間帶使用率,必須達到至少百分之80,否則必須讓出時間帶,給使用率高的同業。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歐盟民航主管當局,設下了所謂的「使用,否則讓出」的時間帶門檻,也就是航空公司獲得的時間帶,安排航班起降的使用率,必須至少有百分之80,否則就要把時間帶讓給其他公司。

疫情爆發後這一年多來,門檻一度降到百分之50,目前則為百分之64,是原有門檻的八成。新門檻原定2022年3月到期,但歐盟執委會在2021年決定,延長到2022年10月底。

廉價航空業者認為,廉航的時間帶經被傳統航空擠到所謂的紅眼航班,對於旅客行程安排相當不便。而傳統航空公司即使航班減少,時間帶使用率偏低,仍舊能排除廉航、佔用較好的時間帶,這樣的規則顯然是在圖利特定業者。

維茲航空執行長瓦拉迪表示,「為何要保護並圖利傳統航空公司?他們效率差而無力經營(好的時間帶),這是在扭曲市場機能,讓特定航空公司能以較好的時間帶,妨礙其他更有效能、效率的航空同業。」

廉航業者甚至認為,歐盟這個國際組織的規定圖利傳統航空公司,形同以國家資源補貼企業。

「我個人認為使用機場屬於公共利益,」瓦拉迪說,「時間帶規則必須符合民眾的利益,符合市場機能與更廣泛的社會公益。把這種公共財私有化是不對的。」

這場廉航與傳統航空公司的爭端,首先發生於廉價航空龍頭的瑞安與德國漢莎航空之間。德航認為即使門檻降低,在疫情肆虐下,傳統業者仍會在維持時間帶使用權之下,被迫飛航一些完全沒有乘客的所謂「鬼航班」,增加無謂的碳排放。

根據歐盟民航單位的資料,2021年的時間帶使用率,大約是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百分之73到78,2022年可以再恢復到百分之88。這是傳統航空被迫飛鬼航班的結果,還是廉價航空在疫情的不景氣之下,展現超乎傳統業者的韌性,一時之間還不會有答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