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機器人一起工作,需要一點勇氣,因為,機器人常搞不清楚,身旁人類移動的位置,而造成人類受傷。現在德國科學家,研究出一套新的安全系統,可以讓機器人和人類併肩合作。來看今天的全球廣角鏡 德國ZF汽車集團,在柏林的工廠員工,目前還都是人類,但是不久以後,這裡馬上就會出現機器人,和大家一起併肩工作。 這間汽車定位系統公司,即將創造出全球第一個,由人類和機器人共同合作的汽車裝配站。 許多比較小的零件,還需要人力親手組裝,但是沒有那麼精細的工作,只要交給機器人就能輕易完成。 過去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必須在隔離的特定範圍內工作,因為他們無法意識到人類的出現,有可能讓身邊活生生的同事受到重傷。 針對這個問題,德國的弗朗霍夫製造工程研究院的科學家,已經研究出解決之道,他們發展出一套新系統,可以讓人類和機器人安全共事。 這套系統最大的準則,就是讓每個人能發揮所長。機器人負責粗略基本的工作,人類則負責執行較為精細的部份。 機器人會監視人類同事的每一個動作。他們內部的程式設計,使他們能適應四周不斷改變的工作環境,不會傷害到身邊的人類同事。 如果你去參觀現在的工廠,會發現工人和機器人被分隔成兩區。機器人被關在一個小空間裡,以免傷害到人。這是因為它們看不到人。如果要讓工人和機器人同處一室,我們要讓機器人看得見,能處理影像。 這部機器人有三個電眼,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隨時監看人類的動態。 而機器人的安全系統,還讓它們能透過影像,分辨不同的表面狀況,藉以區別人類同事的頭和手的位置。 此外,機器人的電「腦」也會判定,自己是不是太過接近人類。如果雙方的距離,可能引發危險,機器人就會停止動作。而如果身邊人類的移動速度變慢,機器人也會在一旁等待,直到沒有人阻擋去路為止。 這套安全系統的最大好處,就在於當工人和機器人太過接近時,生產線不必完全停頓。工人和機器人彼此間的動作,可以互相協調。 同樣的,如果是機器人發生了問題,譬如機器人拿了一個老舊或有破損的螺絲釘,工人也可以伸手把機器人的螺絲釘拿走,讓整個生產線不至於因此中斷。 過去,人們曾經夢想工廠裡只有機器人,完全不需要人類。但是這種夢想只能存在於科幻小說。 現在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已經不再是趨勢,這種工廠只要有一個小差錯,生產就會中斷。現在的想法是要讓更多人類回到工廠。 雖然人類勞工可能得習慣和機器人同事一起工作,但未來的工廠還是需要人類,這點讓人深感安慰。畢竟,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產力一定也無法提高。
德國集團新計劃 人與機器人共事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