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配合鐵路地下化遷移 高雄車站「願景館」今啟動歸位原址

19年前因鐵路地下化,高雄車站帝冠建築「願景館」配合遷移,隨著鐵路地下化完工,老車站也要回娘家,今天啟動最後一段搬遷工程,預計要往西移動57.86公尺,預計9月底完成定位後,成為新車站的永久出入口。

左營高中舞蹈班多年後再回到高雄舊火車站前跳這支舞,同樣的服裝、同樣的紅布條,帶領所有人重溫19年前,1937年蓋好的第三代高雄車站,於1941年落成,19年前配合鐵路地下化,往東南邊遷移暫置隨著相關工程完工,老車站也準備回家,週日啟動最後一段搬遷工程。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我非常的敬佩在19年前做下這個決策,把帝冠車站留下來的這個決策,因為它讓城市保存了歷史,也讓我們的市民保留了記憶。」

整個工程將以拉縴方式,往西挪移57.86公尺,預計九月底回到原址,也就是城市的中軸線。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到今天截止的台灣,甚至在日本,很少有這樣的一種帝冠式建築還留在這,我們當時遷移它,我們承諾我們將會再搬回它,結果一等,等19年。」

縱貫線鐵道保存協會長彭國璋說:「(火車站)建成的年紀到現在大概就是差不多80年,80年裡面它等於是,就是等於是橫跨了高雄三代人的記憶。」

重量約2500公噸的高雄驛,已經在城市存在80年,未來將成為新火車站的永久出入口,串起高雄火車站的過去與未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