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從事意願低又遇疫情 工程建設業嚴重缺工

國際人力資源業者萬寶華,公布今年第三季國內七大產業就業展望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多數業者聘僱「信心偏弱」,不過卻也遇到缺工問題,尤其是技術工,業者幾乎找不到本勞,只能找尋求外勞填補人力缺口,不過卻又面臨疫情爆發、邊境管制。

近期電視劇熱播「做工的人」,真實刻劃台灣藍領工人生活寫照。粗重、髒汙,工作辛苦,是多數人對工程建設業的刻板印象,時下年輕人早已不願投入,台灣土木、營造工程產業,長年存在缺工問題。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副理事長賴建宏透露:「會面臨到風吹日曬雨淋,還有高空作業的一個需求,相對危險性比較高,所以有些人,就這一塊從事意願就會相對比較低,缺工的問題如果持續的發生的話,就整個工程一個執行的進度,一定是會最受到顯著的一個影響。」



 
根據國際人力資源業者,第三季就業展望調查發現,工程建設業是全台七大產業中就業展望淨值最高,有24%,但受疫情影響,季減-14%,而且缺工問題大,像是板模工、鋼筋工、泥作工,只剩下老師傅,出現青黃不接情況。按往例業者只能引進外勞填補人力缺口,不過,卻遇到疫情爆發、邊境管制。

萬寶華台灣專業人才事業總經理吳璧昇表示:「政府的所謂的一個大型基礎建設,那我想這個是持續不斷在推展台商的回流,那目前很多都還在擴廠,造成台灣缺工率非常的明顯,那非常倚賴於引進其他東南亞或其他地區的這些勞動力,造成台灣的缺工非常的明顯。」

國內七大產業,第三季就業展望淨值表現,包括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製造業到批發零售業,都維持正成長,唯獨休閒餐旅業淨值呈現-20%的負成長。人力資源業者表示,受到各國祭出鎖國防疫,導致觀光產業急凍,無薪假加上減班休息,人力聘僱信心降到2011年以來最低。不過,政府推刺激內需方案,預期景氣復甦恐將延到年底,甚至明年第一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