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今天開盤前突然宣布短暫停牌,引發市場諸多揣測,香港政府下午就召開記者會,宣布金援國泰航空紓困,並派兩名觀察員進入國泰董事會,航空界人士分析,去年下半年反送中衝突不斷,到港遊客銳減,就已經重挫國泰航空,之後又有新冠病情疫情衝擊、自然更難撐過。
香港國泰航空9號上午突然宣布,公司股份暫時停止交易,引發市場諸多揣測,港府財政司在下午出面召開記者會,表示將紓困國泰航空,包括提供78億元港幣的過渡性貸款,另外由國泰航空向港府發行優先股,讓港府以195億港幣來認購,未來港府將成為國泰航空第四大股東。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這次政府決定透過土地基金投資國泰航空,這項投資並不意味政府入主國泰,為了保障政府的投資權利,我將會委派兩名觀察員入主董事會。」
港府強調,這次紓困國泰,主要目的不是入主國泰航空,而是著眼國泰航空是香港最大航空集團,對香港維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 。國泰航空公司隨後也透過視訊記者會,感謝港府幫助公司面對這項「史無前例的危機」,但估計航空業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載客率,接下來還是要實施第二波特別休假。
國泰航空集團主席賀以禮表示:「今天我們宣布第二個新的休假計畫,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工作人員,對於我們第一個特別休假計畫給予支持,並且很遺憾,不得不要求他們再承受更多,在這個具挑戰性的時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二月後,國泰航空客貨運雙雙急凍,二月客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五成,三月衰退幅度來到九成,四月幾乎沒有航班,貨運較去年同期砍半。
航發協會執行長廖玲惠指出:「去年的這個反送中,嚴重使它的商務、觀光、購物整個重跌70%到80%,再加上這個疫情,等於中轉客人都幾乎沒有了,全部停滯。」
航空界人士分析,其實去年下半年反送中示威活動不斷,已經讓國泰航空元氣大傷,如今更難撐過新冠疫情,這次港府出手紓困,雖然表態只會派出觀察員進入董事會,但未來是否以第四大股東身分左右國泰航空決策,值得關注。
疫情重創國泰航空 港府宣布千億金援紓困
薛宜家 林志堅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