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老年給付3791元 民團:不夠基本生活

國民年金的老年給付每月平均只有3791元,恐怕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有社福團體呼籲政府將國保砍掉重練,盡速審議民間版的「基礎年金法」草案,保障全民在老年時,至少有每個月8千元的基礎年金保障。

3月29日原本是國民年金保險,保費十年緩繳期限,但目前尚未繳首期保費的國人高達百萬;根據政府統計,其中有4成是經濟困難無力繳納,就算他們趕在最後一天之前,繳清最高欠費近10萬元,但國保的老年給付,平均每月只有3791元,恐怕當做最基本的生活費都不夠。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 洪惠芬對此表示,「政府的邏輯只有一個,就三招,就是繳多、領少、然後延後退,可是像這樣子的方法,它頂多就是把破產的年限,再往後延一點點。」

工人先鋒協會理事 林凱衡說,「政府要承認說這就是一個失敗的年金制度啦,這個制度已經要到全面改革的時候了。」

學者還指出,即使經過年金改革,也只是讓年金延後破產,勞保基金多撐2年,預計2029年破產,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如果沒有改革,2054年恐怕也會破產。45個社福團體,2017年1月連署,要求政府盡速建立基礎年金制度,來保障老年基本經濟安全;第一層是所有公民都可領到的基礎年金,每個月8000元,退休勞工和軍公教,則按原有退休年金,加上基礎年金墊高為第二層,但軍公教退休金仍須大幅下修。而基礎年金的財源,建議從原本的國民年金保險、老農津貼,和退休軍公教、公股銀行退休員工的優存利息來籌措,粗估每年將有超過2000億預算。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陳曉雯表示,「政府不應該再把,老年經濟安全的大部分責任,丟給個別青年世代,和勞工家庭來承擔,國家以及企業還有有錢人,都必須要分擔財政責任,所以我們主張提高資本利得稅,來挹注基礎年金制度。」

社福團體也批評,目前台灣稅制不公,受薪階級的稅負比重,佔國家稅收約7成;企業及資本所得稅負,與世界各國如日本、南韓和美國相比,都明顯偏低,建議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現行的20%,恢復到2010年修法前的25%,來提供基礎年金財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