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館2館將完工 望台南神社石狛犬「回家」

台南忠烈祠門口的4隻石狛犬,原本是放在台南神社,文史界呼籲,南美館2館即將完工,基地前身就是台南神社,讓這4隻石狛犬「回家」放美術館典藏,會更有意義。

來到台南健康路上的忠烈祠,一進牌坊就可以看到4隻石狛犬,文史界傳說,沒角的是母的,有角的要不是公的就是沒有性別,增添幾分趣味。現在,文史工作者盼望讓這4隻狛犬回家,回到即將在1月開館的南美館2館。

文史工作者 王子碩說:「戰後台南神社變成忠烈祠,後來忠烈祠移走,結果東西就一起移走,是這樣來的,所以我現在是建議說現在美術館剛好在神社原來的地點,剛好可以拿回去典藏,總是要讓民眾知道美術館以前的歷史到底是什麼。」

王子碩表示,石狛犬基本是鎮守、化煞的瑞獸,通常置於宮殿、寺廟、陵墓等建築前,忠烈祠這4隻,原本在台南神社,也就是現在南美館2館現址,但隨著時代變遷流轉來到忠烈祠,近期南美館2館即將開幕,文史界建議,讓他們回家,還原歷史意義及價值。

台南市文化局長 葉澤山表示,「有關遷移這個部分,我想不管是藝術團體也好、文化團體也好,大家都會充分的去討論,文化局跟美術館也會針對議題,大家充分去了解各界大家的想法後,再做決定。」

除了要再討論,文化局也針對全市狛犬石座展開文資調查,將進行文物審議。南美館則表示,每個歷史文物都有其各階段歷史記憶,尊重正反兩面意見,也會傾聽專家與各界的看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