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局公告閒置工業用地 未改善得強制拍賣

美中貿易戰開打,台商陸續回流,不過國內產業發展,面臨缺地問題,經濟部上午公告首波工業用地閒置土地名單,以中南部、傳統產業閒置的工業用地最多。

經濟部工業局公告首波閒置工業用地名單,囤地大戶前五名,以傳統產業為主,其中燁輝、中織,閒置工業用地,分別有6.6萬和6萬坪,而且閒置時間最久超過10年;工業局轄下產業用地,合計344筆,總計超過214公頃。

經濟部工業局組長工業區組陸信雄表示,「公告之後呢!是加強輔導希望他能夠強化使用,能夠達到真正30%的建蔽使用範疇,在他逾期的時候,當時公告現值的10%以下的罰鍰,再給他改善期,那實在不能改善才做拍賣。」


解決產業五缺、缺地問題,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閒置工業用地,在公告2年後,仍未改善,得處公告現值10%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如未改善,得以強制拍賣。

房產專家倪子仁表示,「你要有市場啊對不對!拿出來賣,不一定能夠賣得掉,這個方式是違反市場機制。」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認為,「增加他的持有成本,至於多少是要經過設算的比較漸進的方式處理,當然是比較減少這個政治壓力的做法吧!」

學者與房產專家,對於政府改善閒置工業用地看法不同,不過經濟部工業局認為,透過輔導、罰鍰、拍賣三階段漸進式策略,才能加速活化產業用地,遏止廠商囤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