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如果淋到酸雨,會對頭皮和皮膚造成比較大的刺激,嚴重的話會引起紅癢現象甚至是禿頭掉髮。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調查去年台灣的酸雨情形,發現新竹和中壢的酸雨濃度和頻率,位居全台前兩名。假如一年下雨100天,恐有70、80天是酸雨,而且PH值相當於番茄汁酸度,環保署正研議未來要增加酸雨的預警。
五月開始進入梅雨季,在一些地方降下的雨水很有可能是酸雨!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調查去年全國酸雨發現,去年全台酸雨發生率為35%,但新竹發生率85%最高,中壢次之,等於下雨100天有70、80天都是酸雨,由於酸雨的定義是雨水酸鹼值在5.0以下時,PH值4.71差不多是番茄汁酸度,而且酸雨和空汙環環相扣。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能暉指出,「沒有下雨的話,空氣品質就變得不好;下雨之後空氣變好了,可是雨水可能變酸了,它是一個最後結果。所以呢,唯一只有從源頭,不外乎是管制、大型的固定汙染源,再來就是所謂的交通汙染源。」
林能暉指出,酸雨成分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中壢是都會區又有工廠,酸雨濃度在去年之前已五年居冠,新竹測站在非都會區的橫山,酸雨濃度頻率去年全台第一;研判除了境外汙染物,受到國道3號車潮排汙影響較大。而酸雨對人體和生態影響不小,環保署研議未來天氣預告,要增加酸雨警示。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指出,「這一場雨會下在哪裡,才會知道說我要去預報,哪個地方會有酸雨才有用。所以這裡還是要跟氣象局再聯繫看看,如果是預報的尺度可以更準的話,我們就可以做酸雨這邊的預報。」
空汙PM2.5嚴重,降雨也會讓雨水酸度偏高,學者建議政府應整頓交通汙染,嚴格管制燃氣燃煤電廠,甚至督促鍋爐汰換,改善台灣空汙和酸雨,才是正本溯源之道。
新竹中壢酸雨濃度 居全台前兩名
李曉儒 張國樑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