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從去年520開始盤點農地面積,統計結果出爐。國內法定農業用地約76萬多公頃,但現在實際的農糧作物耕地只剩47萬公頃。台灣糧食自主率只剩三成多,糧食安全正面臨隱憂。 大面積的農舍,霸佔原本可以用來耕作的土地,台灣現在還有多少實際的耕地?農委會耗時1年3個月,盤點農地面積,結果出爐。國內法定耕地面積,約76萬多公頃,但現在實際用來種植的農糧耕地,只剩47萬公頃。如果把魚塭、畜牧用地加進來,農業用地只達68萬公頃,流失農地達8萬公頃左右。 ==農委會副主委 陳吉仲== 農地被興建工廠農舍 等等其它的 所謂非農業使用上面 就有將近7萬公頃 農地流失之外,農委會也進一步指出,台灣糧食自主率,現在只有33%,剩餘仰賴進口,糧食安全正面臨隱憂。 ==農委會副主委 陳吉仲== 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國人 吃到的農產品 有將近六成七是從國外進口 會隱含說 如果將來 在極端氣候事件 我們沒辦法 從出口大國進口的時候 那我們會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讓學者更擔心的,是優良農耕地,面積佔不到盤點的一半,加上前瞻計畫等開發的推動,悲觀認為農地流失,還會有一波浩劫。 ==前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 楊重信== 又要好多的農地 可能要被轉用 所以會有下一波農地大浩劫 農委會表示,現在能做的就是農舍即報即拆、先止血,未來將再配合國土計畫法,將盤點出的農地劃入農業發展區。學者建議訂定「農業基本法」,並將爭議諸多的農業發展條例,做大幅翻修,要保住農地,正本清源,就得從法令下手。 記者 黃怡菁 張梓嘉 台北報導
國內法定農地76萬公頃 耕作只剩47萬公頃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