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南沙群島、太平島周圍海域水產資源現況,漁業署委託中研院團隊,進行調查,最新發現41種太平島的新紀錄物種,其中還有12種,是台灣珊瑚的新紀錄種,顯示出這片海域的生態樣貌,狀況維持得相當好、也非常多元。 魚群在珊瑚礁裡來回穿梭,看起來悠遊自得,這是南沙群島中,「太平島」海域的美麗生態樣貌。漁業署委託中研院的研究團隊,進行太平島周圍海域的水產資源調查,在過程當中,發現41種太平島新紀錄物種,甚至還有12種是台灣珊瑚的新紀錄種。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明修== 珊瑚礁的覆蓋率 可以達到60%到70%的覆蓋率 這在國際的評定來講 算是一個優等到特優級的 (思考)我們是 如何來做永續經營 種類多樣化的珊瑚,加上比較少的人為破壞,使得這裡形成吸引許多小魚棲息的珊瑚礁棲地,甚至還可以看到比潛水人員,還要高大的桶狀海綿。其中,更讓研究人員開心的是,稀有的「綠蠵龜」和「龍王鯛」,也都紛紛現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明修== 現在全台灣 加起來 才不到30尾(龍王鯛) 綠島你看 才6尾 一個小小太平島 就(推估)5尾以上 那相對的 我們說希望 這個 牠能夠好好的長大 鄭明修表示,從調查中可以了解,太平島蘊藏豐富的生態,更是珊瑚礁水產資源的「種源庫」。接下來,預計在9月份,還會再次進行調查,並將資料彙整給漁業署。最終目標,希望能成為推動南沙群島海域「資源保護」和「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記者 曹晏郡 沈志明 台北報導
太平島發現41種新紀錄物種 生態多元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