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學一入學,就要求新生每周兩次,為期一學年零學分的必修科目「服務學習」,課程內容大多是掃地、拔草、清理校園環境,今天有團體跟學生出面呼籲教育部,要檢討這種剝削學生課程。 大學新生剛進大學校門,就必修一門零學分的「勞作教育」或「服務學習」的課程,主要的內容就是打掃校園,這樣的課程長久以來都被質疑,有服務沒有學習,有勞動卻沒有教育。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 尤榮輝== 這樣的清掃校園的工作 是假借學習或者假借公益 假借服務的名稱 用來壓榨學生 私校工會表示,這樣的勞作教育起源於國外,國內的東海大學在民國44年創校時引進,後來教育部推動「服務學習」,但兩種課程引進台灣後,都喪失了原始的初衷。 ==東海大學學生會學權部副部長 許郁青== 它會綁畢業門檻 它轉變成為一個上對下 而非以前的平等的一個制度 ==台大學生會長 林彥廷== 零學分而且必修的 這個門檻限制之下 其實我們是非常希望能夠去改革 這樣一個課程設計 私校工會和學生會要求教育部應該明令各大學不得強制要求學生進行免費的勞務服務,教育部表示,這兩年推出不少新型態的服務學習,鼓勵大學可以融入課程。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 戴麟藹== 我們希望學校可以走出校園 結合社區 結合非營利組織 來創造創新友好的 真正可以有利於民眾的 服務學習方案 至於工會呼籲教育部明令禁止這種零學分必修課,將「服務學習」改為選修,教育部則強調,這部分尊重大學自主,教育部不宜過度干涉。 記者陳姝君 彭耀祖 台北報導
大學"服務學習"課程 挨批只打掃沒教育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