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科學家和考古團隊,在當地時間9號宣佈一項重大發現,就是原本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祖先、存活於2到3百萬年前的"納萊蒂人",其實有存活到20萬年前左右,也就是曾經和現代人類共存於南非約翰尼斯堡附近地區。這也將使考古人類學界,重新思考人類演化的歷史。 這是南非維瓦特斯蘭大學所繪製,發現原始人類化石最多的新星洞穴的立體圖型。研究團隊於2013年,在這裡發現15具遺骸、總數1550塊骨骼化石。由於初步研究發現,這些原始人類的腦容量較小,因此當時認為他們存活於200多萬年前,是所謂現代人類的始祖。 但科學家進一步化驗這些化石,發現他們的年代實際上距離今天、大約在23萬多到33萬多年前,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原始人類,在距今20多萬年前,和當時出現的現代人類共存於今天的約翰尼斯堡附近。 ==為瓦特斯蘭大學研究團隊領導人 李柏格== 沒有人會想到這種腦容量小的原始人,可以存活這麼久的時間。他們在數百萬年前確實已存在,但竟然存活這麼久,直到現代人在非洲出現,也許可以更精確地說,在南非出現。 根據考古學的分類,所謂的人族又分成人和黑猩猩兩個亞族,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多數物種都已經滅絕。人亞族唯一存活的就是現代人類,而黑猩猩亞族碩果僅存的,則是跟現代人類相當接近、但已經是不同物種的黑猩猩,以及矮黑猩猩。 ==為瓦特斯蘭大學研究團隊領導人 李柏格== 納萊蒂人與黑猩猩或大猩猩完全不同。納萊蒂人已是非常進化的雙足動物,是用兩隻腳行走的人類,是我們人類物種當中較為原始的一種。 不過,納萊蒂人和共存的現代人類,是哪一邊先學會使用染料和裝飾的相關科技。還有納萊蒂人最後是如何滅絕。這些疑問都還有待科學家去尋找解答。 記者徐家仁報導
演化新發現 南非遠古人曾與現代人共存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