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電子轉診 診所醫院資訊互通

為了要鼓勵民眾就近看診,現在的診所,都可以幫病人轉診到大醫院,病人在大醫院的治療結果,也會回傳回去診所,方便後續繼續照顧,也可以避免,重複檢查與用藥。 82歲的黃奶奶,家裡住在桃園復興山區,因為中風長期臥床,身上多達14處壓瘡,甚至發炎化膿,幸好診所的家醫師及時發現,緊急轉診送往區域醫院治療,出院後,再轉回診所就近追蹤治療。 ==家醫診所醫師 高揚威== 尤其在她左髖骨的坐褥瘡 幾乎是我一個手掌都能伸得進去 每天去跟她換藥3次 都沒有辦法做一個很適切的處理 我們就啟動轉診的機制 而利用電子轉診平台,診所醫師填寫電子轉診單,協助病患順利轉診區域醫院,病人在醫院接受檢查及治療結果,也會回傳診所,除了大幅縮短診斷治療時間,也讓病患獲得持續性照顧。 ==健保署北區業務組組長 林阿明== 因為在轉診過程當中 它會把相關的病歷啦 檢查檢驗的相關的資料 透過這樣一個轉診平台 轉送到接受轉診的醫院 就不用再重複做一些檢查 ==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 陳聲平== 他不再需要拿著轉診單 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 到處去找(醫院) 甚至就是 診所醫師可以到醫院來 跟我們的主治醫師共同討論 病人好了以後 會回轉到診所的手上 過去,轉診制度沒落實,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基層院所卻逐漸萎縮。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鼓勵民眾就近看診,病情需要再轉診,除了希望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也讓民眾得到最好照護。 記者 詹淑雲 桃園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