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逾3成6偏鄉童 放學遊蕩成"遊童"

當學校下午四點放學後,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機會參加課後社團、或到安親班補習,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調查發現,有超過三成六的偏鄉孩子,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成了偏鄉「遊童」;而且調查也發現,這些偏鄉遊童有一半以上,比較缺乏自信。 小學二年級的心心,每天放學後都不想回家,而是在附近小漁村閒晃,因為她的媽媽為了賺取穩定的生活費,到大都市找工作,把她託付給親戚照顧,但是親戚阿婆年紀大,還要每天外出靠拾荒維生,到了晚上才會回家,而正在發育的心心、也常常因為有一餐沒一餐,營養不夠,因此身材明顯比其他同年齡孩子還要瘦小。 ==心心的親戚== 我說你要吃飯喔 只吃兩口 就不願意再吃 我說 你是懷孕噁心嗎 她說 沒有啦 其實全台類似像心心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超過三成六的偏鄉孩子,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成了偏鄉「遊童」;其中有近一成孩子,在外遊蕩時間超過一小時;而且有三成七孩子、遊蕩時曾經被陌生人騷擾或霸凌;甚至還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覺得長大後成績不如都市的孩子,比較缺乏自信。 ==兒福聯盟執行長 陳麗如== 在家裡沒有人等待 沒有陪伴 所以這些孩子 通常也會感到 特別的孤單跟寂寞 由於目前台灣偏鄉校園的課後社團,都是校方自籌經費或是仰賴愛心捐款,因此兒福聯盟呼籲大眾伸出援手、踴躍捐款,讓偏鄉學校能有足夠經費,舉辦各種課後社團或安親活動,讓孩子能無憂無慮的成長。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