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自尊心因素 "待用餐"難送出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
最近,全台掀起了一股"待用餐愛心熱",在台中大里,又有一家牛肉麵店、也推出愛心待用餐,不過十幾天下來,卻只送出兩份,看著滿滿的愛心送不出去,老闆好著急,希望請里長幫忙找出「弱勢家庭」。而這樣有待用餐、卻找不到需要的人,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台中市社會局認為,可能是宣導不夠,還有自尊心的問題。
一張張九十元的愛心待用餐餐券,貼在公佈欄上,每一張都是愛心人士認購,提供弱勢族群免費取用,不過這家牛肉麵店推出愛心待用餐十多天來,只有兩位上門。
==牛肉麵店老闆 余建德==
總共只有兩個人來使用(待用餐券)
不好意思的成份居多
畢竟要人家來開口尋求協助
的確是不太容易
老闆很細心,來享用愛心待用餐的人,點餐用完後,結帳只要拿出進門前取下的待用餐券,不會引人注意,但即使如此,弱勢民眾還是不敢上門。業者拜託里長通知弱勢戶,還計劃把待用餐送到弱勢戶手上。
==台中市大里立德里長 葉清秀==
我們里內大概有
二十多戶的低收入戶
你這裡總共六十多碗(待用餐)
二十多戶能讓他吃幾頓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除了弱勢民眾可能資訊不充分,再加上提供愛心待用餐的,都是街頭巷尾的餐廳,就怕自尊掛不住。
==台中市身心障礙協會理事長 黃顯堂==
目前宣導還不是很夠
用餐還是怕會被人家貼上標籤
台中市社會局表示,弱勢戶會到食物銀行或申請補助,卻走不進餐廳吃「待餐」,還有個原因,就是資源過度分散沒有整合。
==台中市社會局長 王秀燕==
一個叫做慈善地圖
哪裡哪裡有一個點
先由我們的待用志工去幫忙
然後再進一步
需要有這個資源連結
都通報給我們社會局
平台把它建構起來
我相信大台中市
這樣子一個的待用餐
就可以讓它發光發亮
台中市社會局計劃下個月先整合29區的待用餐資源,打造「待用平台」登錄地圖,下一步還要推動「待用志工」,把弱勢或突遭經濟變故的民眾帶進餐廳,善用這份本著「鄰里互助」精神的愛心。
黃千容 賴世杰 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