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語言平權 文化部推國家語言發展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的語言很多元,但包含台語、客語,甚至是原住民語,都面臨消失危機!為了要建構「多元化」的語言環境,文化部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以法制來落實語言平權。今天,在台北召開第一場公聽會,有不少人建議,要成立台語電視台,以及增加中小學的「母語教學」時數,預計6月底,將法案送立法院審查。
溝通靠語言,但台灣許多本土語言,包括台語,客語,甚至是原住民語,卻愈來愈弱勢,現在很少有年輕人能流利使用自己的母語,就算會聽也不會說!為確保台灣多元語言發展,文化部將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在草案首場公聽會,不少人都貢獻意見。
==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邱慧珠==
我會具體建議說
我們應該成立
國家語言推動委員會
他們建議也要成立台語電視台
平衡母語的保護 以及傳播資源
==台灣客社社長 黎登鑫==
起碼母語在中小學
起碼也有5、6小時的正常教學
一節課30、40分鐘
這根本一點效用都沒有
沒辦法用流利的母語,和自己的阿公阿嬤交談,這種經驗或許你我都曾有過,也因為母語文化已出現流失危機,現在得趕快補救,文化部從修法著手,希望藉由法案保障,讓台灣各族群語言多樣及永續發展。
==文化部次長 丁曉菁==
國家語言法的立法 然後希望擬定
國家語言發展的基本方針
尊重語言的多樣性
多元文化性創造友善的語境
從制度上來建立
文化部將推動6場公聽會,廣泛徵詢各界意見,預計6月底前制定出草案內容,交立法院審查,盡量避免讓語言斷層,阻礙文化發展。
記者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