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再生能源電量達2成 公民電廠運動興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政府預計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要達到20%,這個目標要如何達成?目前全台灣有許多團體正在推動公民電廠運動,希望以公民的力量,推動能源轉型。
2014年,長期投入綠建築與能源教育的韋仁政決定從自己開始推動能源轉型,成立台灣第一個公民電廠。
==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董事長 韋仁正==
你可以想像有多少銅板
譬如說1塊錢或10塊錢
或50塊的銅板 你可以這樣想
天一亮的時候 就從天空直撒而下
我們成立一人一千瓦公民電廠
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讓大家知道
你也可以不只是能源的消費者
同時你也可以是能源的生產者
推廣太陽光電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想投資的人沒有屋頂,有屋頂的人又不見得有錢可以投資,一人一千瓦建立一個平台,讓有錢的人出錢做股東,有屋頂的出屋頂做房東。
==國發會副主委 曾旭正==
不一定那麼多人
家裡面都有屋頂
可以裝太陽能板這樣子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
一個很好的平台
讓有心支持這個事情的人
不管他有屋頂 還是他沒有屋頂
他都有機會來出力
公民電廠另一個目的是要把投資綠電賺來的收益回饋到社區或弱勢團體的身上。今年宜蘭縣政府也跟公民電廠合作,計劃在環保局柴油車檢測站的屋頂架設光電板,得到的利潤全數捐給當地的社福團體。
==宜蘭縣環保局代理局長 康立和==
我們是希望透過
整個從社會福利機構
包括我們的一些社區
甚至於包括我們的一些
剛剛講的那些社福團體
從這樣的概念裡面 是能夠談合作
未來的發電的收入
也可以回饋到他們這個社區
這個福利機構 甚至於公部門
這個部份裡面去做整個的營運
對於許多公民電廠的推動者來說,努力去解決申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障礙,找出各式各樣公民可以參與綠能的方式,是推動能源轉型最急切的事。讓公民掌握手中的一度電,也掌握自己的未來。
記者 張岱屏 陳添寶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