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警察宿舍空間改造 盼賦予老屋新生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的公共建設案,屢屢引起爭議,也因為空間規劃者和使用者之間的認知斷層,讓蚊子館層出不窮。如何以空間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提出真正貼近需求的解決方案,於是成為重要課題,今天的元氣台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基隆的一棟舊警察宿舍,如何帶入居民參與,再造重生。
港都基隆曾經繁華一時,但近年來卻因為人口與產業外移,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位於東明路的一棟四層樓警察宿舍,曾是許多警察與眷屬的歸宿,但隨著多數居民搬遷,也逐漸蕭條。最近,基隆市政府與建築系學生合作,賦予老空間新生命,以門牌號碼命名為「86 設計公寓」。特別的是,這棟公寓裡還有五戶居民,因此在空間與活動設計上,一定得考量在地居民的需求,加强溝通。
==八六設計公寓策展人 郭孟瑜==
因為住戶在這裡偏老年人為主
所以我們都會特別給他們
大字版的文宣給他們
我們現在也有開始想一些活動
是這個年齡層的居民有興趣的
譬如說手工皂的活動
為了讓自己的努力和居民沒有斷層,這次英國社造團體 ASSEMBLE STUDIO 來台,公寓團隊也邀請舉辦工作坊。ASSEMBLE STUDIO 向來以參與式社區再造聞名,去年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大獎透納獎。
==英社造團隊ASSEMBLE STUDIO成員 恩基密考克==
建築這個行業和體制 具有强烈排他性
總是在別人身上強加解決方案
而不是以有機自然的方式找答案
我們就是因為本能上不認同這種現象
才開始經營ASSEMBLE
我們所有的案子的核心理念
就是設計應該廣納百川
而不是自造樓閣
ASSEMBLE STUDIO 在 2015 獲得大獎肯定,靠的是社區再造計劃【葛蘭比四條街】,而秘訣就在團隊成員,有效和老舊社區內以勞動階級為主的現存居民密切合作,強調在地世代累積的智慧,而不至於讓年輕人的文創喧賓奪主。
==英社造團隊ASSEMBLE STUDIO成員 恩基密考克==
過程中我們學到
最重要的就是要放開心胸
仔細聆聽
我覺得關鍵就在於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走進社群 但不把自己強加於社群
也因此,這次工作坊的主題,正是從基隆海洋經濟出發,考量鄰里特色,發想符合在地需求的空間提案,而 ASSEMBLE STUDIO 執行專案的務實態度,也值得台灣團隊做為參考。
==八六設計公寓策展人 郭孟瑜==
譬如說他發現他們工作室
旁邊有一塊地
他們就要做一個計畫評估
包含他們的預算等等
還有執行上的目的
到底有沒有足夠等等
這些評估
我覺得或許是我們會缺乏的
社區再造,如果少了在地居民的參與,不但可能引發反彈,甚至會違反土地正義,傳統由上而下的模式,勢必要改變。對八六設計公寓團隊來說,如何與居民共創未來,最好的答案,就是傾聽與溝通。
記者 張家福 劉漢麟 基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