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大乾旱 中南半島國家大限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中南半島國家遭遇20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湄公河流域普遍缺水,幾千萬人受到影響。中國大陸決定,從湄公河上游的瀾滄江各水庫,放水給下游各國使用。
泰國首都曼谷的街頭,無論是大人小孩,也不分在地人和外國遊客,大家人手一支水槍,朝著過往的人噴來噴去。但原本要連續進行4天的活動,泰國政府下令減少一天,理由是乾旱造成缺水。儘管覺得有些掃興,但遊客們也能體諒農漁民和泰國政府的難處。
==英國觀光客 尼爾羅素==
總是得關照農民的用水,但人們一年難得這樣發洩一次,我希望泰國能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氣象專家把這次20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歸咎於聖嬰現象,同時因為東南亞的雨季要等到6月,因此除了泰國政府出動350輛水車,巡迴全國4300多個受到旱災的村莊。緬甸政府也宣布,包括仰光等大都市,民生用水減半供應。
而東南亞的乾旱,也給了中國進行水利外交一個大好機會。北京當局日前宣布,開放瀾滄江、也就是湄公河上游的幾個水壩,提供水源給下游各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陸慷==
中方這一措施,也是充分考慮和照顧了下游國家的實際利益,做出的這麼一個特殊的安排。
但在東南亞環保人士的眼中,中國在上游建水壩,攔住大量水源,才是衝擊下游國家農漁業的主因。中國檯面上的理由是,水壩除了發電,還可以避免下游的水患。但環保團體指出,水壩除了斷絕下游多數水源,也減少了下游的沉積物,讓海水倒灌更容易發生。而這些沖積平原一旦被海水入侵,造成土壤鹽化,將對農業產生更長久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