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灣人自稱「番薯仔囝」?但原來甘藷不見得像你想得那麼本土!|ft.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農藝系主任 賴永昌|我們的島Podcast有影版 @EP.108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甘藷,又叫番薯、蕃薯、地瓜......是台灣人熟知的糧食作物之一,早期因為米糧不足,常會被摻在白飯中充當主食,再加上甘藷曾作為養豬飼料用途,所以被留下「廉價」的印象。然而甘藷不僅耐旱,對各種土壤的適應力也很強,不用太費心照顧也能收成,逐漸衍生出「堅毅」的形象。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前身是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嘉義支場,由農藝系主任賴永昌所主持的根莖類作物研究室,從日本時期就致力於甘藷的選拔和育種。1907年,當時的研究人員從世界各地引進優良品種,在台灣馴化,1922年起,又開始做人工育種,將本地種和引進的外來種做雜交,選出的第一個品種,就叫做「台農1號」。

從台農1號到目前最新的台農74號「金香」,都是從這個研究室誕生,農民最愛種的台農57號也不例外。甘藷基於營養價值和減肥瘦身效果,在台灣拓展出穩定的國內產銷通路,連便利商店都不乏烤番薯、蒸番薯的身影。本集邀請從事甘藷研究和保種工作超過30年的賴永昌,來談談台灣甘藷的前世今生。


#番薯 #地瓜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 #育種 #保種 #台農57號

00:00 前言
01:24 來賓介紹
01:43 台灣甘藷的誕生
02:26 育種甘藷重要的原因
03:27 台灣甘藷其實是外來種
05:12 甘藷幫助鄭成功拿下台灣?
06:40 為何要育種新的兩個品種?
12:30 台灣外銷甘藷的問題
14:42 品種不同需要不同栽培方式?
17:02 甘藷近年來價格趨於穩定
19:24 甘藷栽種的開端
19:55 甘藷產量下降
21:04 甘諸有擴展的市場
25:34 甘藷育種成果
25:52 台灣有名甘藷種類介紹
29:20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介紹
31:45 甘藷該如何面對極端氣候
35:52 結語

▼同場推薦
🍠原來番薯是國外來的!而且不只能煮粥?還能蒸、烤、炸、熬出不凡的甘甜!|阿聰現煮時2_島的尋味之旅
https://youtu.be/7CgoY4Y6ll8


▼延伸閱讀
全世界最大的蔬菜種原庫在台灣|從民間到全球的保種行動|種子的過去 我們的未來
https://youtu.be/kjCbvTC6PN4
【稻米歷史】蓬萊米記憶|在台灣改良的日本米
https://youtu.be/kjCbvTC6PN4
【金針菇】台灣菇業傳奇
https://youtu.be/Ts1OCt4Z5aI




※關注我們的島 追蹤 守護環境議題》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我們的島推特
https://twitter.com/ourisland
👉我們的島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_ourisland



\每週日,晚上九點,和我們一起來了解更多你我環境中的問題吧!/
(週間還會不定時更新環境時事 記得要訂閱、追蹤、分享啦!)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