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員
-
「日華懇」訪團見總統賴清德 轉交高市早苗親筆信
|政治日本的「日華議員懇談會」訪團來台祝賀我國慶,會長古屋圭司10日上午則和總統賴清德見面,在聽完總統賴清德演說後,因為必須參加自民黨會議,緊急搭機返回日本。不過日華懇有順利轉交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的親筆信,交給總統賴清德,日華懇也表達關切中國對台威脅,強調絕不能讓台灣有事發生。
-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自民黨魁 曾倡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
|全球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也是和台灣互動最密切的日本政治人物之一,她也說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力挺台日合作。總統賴清德期盼進一步推動台日關係邁向新階段,前總統蔡英文也在社群平台發文、祝福好運。
-
加國眾議員挺台加入ICAO 籲停止姑息北京
|全球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即將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而我國行動團在加拿大跨黨派眾議員支持下,首次在加拿大國會舉行國際記者會,共同呼籲ICAO應納入台灣。同時第80屆聯合國大會總辯論也將登場,紐約非營利組織舉辦年度峰會,也再度邀請總統賴清德以錄影方式發表演說。
-
美眾議院通過2026國防授權法案 援台預算上限增至10億美元
|全球美國眾議院10日通過2026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將推動「台灣安全合作倡議」預算上限自3億美元上調至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4億元),全案仍待參議院審議。法案審查過程中一度有共和黨眾議員提出修正案,要求禁止繼續援助烏克蘭及台灣,但最終遭跨黨派聯手否決。
-
台日執政黨外交國防會談 聚焦防災、海纜、國防
|生活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以來,台日執政黨民進黨與自民黨的第一次「外交國防2+2會談」今(3)日在台北登場,會後更加舉行「4+4擴大政策會議」,聚焦防災、海底電纜、國防創新等議題。由於台日無正式外交關係,希望透過定期會談尋求共識、建立協調政策的管道。
-
美眾院通過法案 欲對經濟面嚇阻中國拍臺灣
|美國聯邦眾議院佇當地時間7/21「口頭」通過迒黨派「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要求美國政府,若是中國對臺灣有軍事行動的時,就愛共中共這寡大官虎和怹的親屬佇美國的資金攏公開。共同提案的眾議員麥克林表示,這項法案毋是唱聲,是欲預防,展現美國的決心。(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美眾院通過2026國防預算 撥5億美元援助台灣
|全球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2026財政年度國防撥款法案」,其中撥款5億美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協助台灣提升戰備及嚇阻力。另外還有共和黨籍的眾議員提出涉台的修正案,在參院口頭無異議通過,要求美國國防部應展示誠實地圖,不把台灣納入中國的版圖。
-
美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 33歲印度裔新人曼達尼出線
|全球美國民主黨的紐約市長初選24日落幕,由33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出線。曼達尼的政見包括租金凍漲、公車免費等議題,成功激勵青年及低收入族群;此外,印度裔的曼達尼主張反戰、力挺巴勒斯坦與移民,也吸引大批非權貴階級的選票,如果11月順利當選,將成為紐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
美眾院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 支持我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政治美國聯邦眾議院在美東時間23日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內容要求美國行政部門運用話語權及表決權,大力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法案提案人之一、共和黨籍的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指出,中國可能透過提高關稅、放空股市等方式,破壞台灣金融穩定;而加入IMF,台灣可獲得強化金融韌性,與抵禦中國經濟脅迫的資源。
-
美貿易法院裁定關稅政策違法 川普政府已提上訴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針對貿易逆差國強硬推行的大規模關稅政策,位於紐約曼哈頓的聯邦級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8日裁決,指出川普政府在全球推行的關稅,已經超越總統權限,因此判定違法。川普政府除了強力譴責,也隨即提出上訴。另外,一直在川普身邊輔佐,還主掌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Elon Musk)也在一段尚未公開的專訪中表示,他已經結束在川普政府的工作,馬斯克還批評「大而美」減稅計劃,將會破壞他先前的一切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