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關係
-
巴基斯坦、阿富汗邊界交火 戰事獲國際調停暫平息
|全球中東和平出現曙光,南亞地區卻發生意外的衝突。週六(11日)晚間巴基斯坦軍隊與阿富汗塔利班在多處邊界激烈交火,雙方加起來至少有2百多人陣亡。這一場衝突的導火線,是巴基斯坦指控阿富汗武裝份子在境內作亂,9日先針對喀布爾等地發動空襲,阿富汗隨後展開報復。目前雙方在國際調停下暫時停火,但邊界氣氛還是相當緊張。
-
喬治亞選後抗議不斷 示威者闖總統府遭強力驅趕
|全球喬治亞共和國從2024年10月國會大選以來,就不斷出現在街頭的抗爭,在當地時間4日晚間引爆激烈衝突。部分參與反政府示威的群眾,試圖衝進總統府,鎮暴警察則動用強力水柱與催淚瓦斯等手段,驅散越界的示威者,過程中造成21名執法人員與6名示威者受傷。
-
生活貧困、軍事活動污染魚類 馬紹爾群島居民平均壽命52歲
|中太平洋的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是美國防禦中國或俄羅斯飛彈襲擊、維持區域霸權的戰略重鎮,但美軍基地的存在卻對居民造成負擔,他們被迫搬到狹小的島嶼,只能吃廉價的加工食品。加上軍事活動污染沿海魚類,讓島民普遍都不太健康,平均壽命只有52歲,跟美軍基地裡豐衣足食、優美環境有天壤之別,這樣的困境也讓中國有了挖牆腳的可趁之機。
-
ICE突襲現代車廠拘捕3百人 民調指6成南韓人對美失望
|全球南韓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在美國喬治亞州興建中的電池工廠,遭到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的突襲,拘捕300多人的事件,在南韓社會引發高度關注。民調顯示,有多達6成的南韓人認為美方的做法太過分,並為此感到失望。韓國企業則是紛紛修改赴美商務計畫,他們強化內部規定,並呼籲當局將簽證改革,列為美韓雙邊會談的首要議題。
-
美突襲現代車廠抓移民 拘留475工人創紀錄
|全球美國喬治亞州的現代汽車電池廠,遭到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大規模移民突襲,美方拘留475名工人,其中多數為南韓籍,創下國土安全部史上最大單一場域執法行動紀錄。事件引發首爾高度關注,南韓政府宣布將派專機接回工人,美方則強調,這是打擊非法雇用的行動,未來將擴及更多企業,不會因為外國投資而有所退讓。
-
台日執政黨外交國防會談 聚焦防災、海纜、國防
|生活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以來,台日執政黨民進黨與自民黨的第一次「外交國防2+2會談」今(3)日在台北登場,會後更加舉行「4+4擴大政策會議」,聚焦防災、海底電纜、國防創新等議題。由於台日無正式外交關係,希望透過定期會談尋求共識、建立協調政策的管道。
-
美對印課50%關稅今生效 印總理莫迪4度拒接川普來電
|全球川普總統曾經宣布,因為印度購買太多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因此從今(27)日開始,將在原本的25%關稅上再徵收25%,總共50%關稅。不過印度總理莫迪相當強硬,在過去幾周內4次拒絕接聽川普總統的電話。全國各地的業者則是嚴陣以待,試圖為自家產品找到出路。
-
南韓總統李在明訪美前先訪日 打破60年來慣例
|全球南韓總統李在明首度外交出訪,罕見選擇先到東京,而不是華府,打破了60年來的慣例。他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 ,表示將在AI和貿易領域以及朝鮮半島無核化加強合作,但顯然兩人打破敵意握手言歡的氛圍,更令外界眼睛一亮。而韓日兩國之所以走向破冰,跟目前國際秩序動盪、川普反覆無常以及地緣政治的考量有關。因為北韓和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正在改變朝鮮半島的安全格局;而中國機艦擾台越來越頻繁,也升高台灣有事的風險。但這是否代表李在明的親中立場有所鬆動,接下來的訪美行程會不會觸及這個議題,備受各界關注。
-
宏都拉斯總統大選 在野候選人喝和臺灣復交
|咱進前佇中美洲的友邦宏都拉斯,11月欲舉行總統大選,最近美國專家有咧分析,宏都拉斯和臺灣重新建交的可能性。咱國外交部今日(8/12)表示,會繼續關注宏國選情發展,會依照符合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尊嚴的原則,探討雙方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宏國在野黨總統候選人表態復交 我外交部:依尊嚴原則保持溝通
|政治我國前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而近期有美國拉美問題專家撰文分析,宏都拉斯與台灣重新建交的可能性,對此我外交部今(12)日表示,持續關注宏國選情發展,並將依照符合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尊嚴原則,探討雙方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