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
-
宏都拉斯總統大選 在野候選人喝和臺灣復交
|咱進前佇中美洲的友邦宏都拉斯,11月欲舉行總統大選,最近美國專家有咧分析,宏都拉斯和臺灣重新建交的可能性。咱國外交部今日(8/12)表示,會繼續關注宏國選情發展,會依照符合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尊嚴的原則,探討雙方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宏國在野黨總統候選人表態復交 我外交部:依尊嚴原則保持溝通
|政治我國前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而近期有美國拉美問題專家撰文分析,宏都拉斯與台灣重新建交的可能性,對此我外交部今(12)日表示,持續關注宏國選情發展,並將依照符合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尊嚴原則,探討雙方未來關係發展的可能。
-
候選人涉收中資介選一審無罪 檢質疑判決將提上訴
|政治台灣人民共產黨主席林德旺與副主席鄭建炘被控接受中共資源介選,由鄭建炘參選台北市議員,在台舉辦造勢活動,現場也同步陳抗,被依反滲透法起訴後,日前一審判決無罪。判決指出,鄭建炘當時尚未經公告發布為「候選人」,因此從事的相關行為不符合反滲透法的構成要件,無法處罰,但檢方質疑,法院判決違背法令、錯誤引用判例,依法提起上訴。
-
啟明學校家長質疑新校長適任性 北市教育局:遴委會依法決議
|文教科技時代力量與北市啟明學校多位學生家長出面揭露,啟明學校今(1)日上任的新校長,其實多年前曾隱匿兒虐遭到裁罰,而且校長遴選時另3位候選人都陸續被勸退,質疑新校長的適任性。
-
日推有聲選舉公報及讀書會 助身心障礙者理解政見
|全球日本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選舉,但是對包括身心障礙人士在內的一些特殊民眾而言,投票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因此,政府特別針對視障者推出把文字轉換為語音的有聲公報;也有社福機構開設課程,向智能障礙人士講解基本的選舉概念,帶他們實際演練如何投票。
-
日本參議院改選7/20登場 減稅及普發現金議題受矚
|全球日本將在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減稅和普發現金成為熱門話題。另外,主打「日本人優先」的右派新興政黨異軍突起,讓執政黨選情出現危機。最新民調顯示,執政黨要拿下過半席次恐怕有困難,未來選舉結果將影響現任石破茂政權的穩定。
-
政治、性別對立嚴重,南韓社會能否重新對話?【獨立特派員】
|社會南韓在經歷戒嚴的憲政危機後,迎來一場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不僅揭示體制的沉痾與媒體的侷限,更加劇了性別與世代之間的對立。面對政治極化、經濟困境與青年就業危機等挑戰,南韓社會正走在一條尋求縫合與復原的道路上。
-
朝野鬥爭不斷升溫,政治對立撕裂南韓社會!【獨立特派員】
|政治2024年底,南韓政局劇變,一場突如其來的戒嚴令,不僅癱瘓國會,更引爆一連串政治對立與社會對抗。從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到憲法法院罷免其職務,再到2025年總統大選,南韓歷經一場憲政與民主的極限考驗。這場風暴揭示出的,是假訊息蔓延、政治對話失靈與社會情緒極化等深層問題。
-
美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 33歲印度裔新人曼達尼出線
|全球美國民主黨的紐約市長初選24日落幕,由33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出線。曼達尼的政見包括租金凍漲、公車免費等議題,成功激勵青年及低收入族群;此外,印度裔的曼達尼主張反戰、力挺巴勒斯坦與移民,也吸引大批非權貴階級的選票,如果11月順利當選,將成為紐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
中選會公告24+1罷免案7/26投票 通過門檻、投票規定一次看
|政治中選會今(20)日公告首波罷免連署審查結果,共有25案成立,包含24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將於7月26日進行罷免案投票。各罷免案投票的通過門檻?罷免案通過或未通過各自有何影響?若罷免案通過,要如何補選?若被罷免人請辭,罷免案會被撤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