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跟著巴黎奧運遊法國 「聖火去哪裡」傳遞路線一次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24巴黎奧運是法國相隔百年後第3度舉辦奧運,聖火在賽前100日點燃,於法國國慶7月14日抵達巴黎。法國奧會精心安排傳遞路線,從歷史景點如凡爾賽宮、凡爾登紀念碑、諾曼第登陸遺址等、知名歷史人物如拿破崙、聖女貞德、梵谷的紀念地與出生地、到自然景點如聖米榭爾峰、白朗峰山谷都包含在內。

即時更新
2024-07-23 16:38

7/23 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 鏡廳見證眾多歷史事件

法國建築代表之一,凡爾賽宮。(圖/法新社)

聖火來到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凡爾賽宮,這座以金、藍、粉橘色為主調的建築,是太陽王路易14世到路易16世在位時的主要皇家宅邸,是當時法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凡爾賽宮可謂是17至18世紀的法國建築代表,由於建築風格奢華,在當時的歐洲引發轟動,促使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和瑞典王國等歐洲大國的君主紛紛仿效。

即使在法國轉成共和體制後,凡爾賽宮仍不喪失其政治功能,目前這裡仍是法國官方使用的外交及宴請場地之一。

凡爾賽宮中有許多知名的房間,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中央走廊「鏡廳」,鏡廳由數百片鏡子組成17面巨大的鏡窗,並以綠大理石壁柱、鎏金黃銅、各式珍寶裝飾,由於當時鏡子十分昂貴,因此光這些鏡子的存在便極為奢侈。

這裡也是許多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包含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戰勝法國,國王威廉1世於1871年在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國;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處置戰敗國的《凡爾賽條約》也是在此簽下。

2024-07-15 16:17

7/15 多停留巴黎1日 繞經巴黎鐵塔與凱旋門

聖火繞經巴黎鐵塔前。(圖/法新社)

聖火在「光之城」巴黎多停留1日,用以向國際宣傳法國的首都。

繼昨日行經羅浮宮、旺多姆圓柱等景點後,今日聖火來到了舉世聞名的巴黎鐵塔與凱旋門前,預計明日將離開巴黎,於26日開幕式再返回此地。

2024-07-14 12:22

7/14法國國慶日聖火到來 「光之城」巴黎熱情迎接

防彈少年團(BTS)成員Jin(金碩珍)代表韓國擔任奧運火炬手。(圖/美聯社)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奧運聖火在這一天抵達有「光之城」(La Ville-Lumière)之稱的巴黎,火炬沿著香榭大道出發,一路經過大皇宮、小皇宮、奧林匹亞音樂廳、芳登廣場及羅浮宮等地,最後抵達巴黎市政廳廣場。

韓國男子團體防彈少年團(BTS)的成員Jin(金碩珍)代表國家前往巴黎,擔任火炬手,在羅浮宮前傳遞聖火。

根據《韓聯社》報導,在Jin傳遞聖火的2個小時前,來自世界各地的ARMY(BTS官方粉絲名稱)已在現場守候,他們揮舞著應援手幅與韓國國旗,期盼見證這頗具紀念意義的一刻。

當地時間晚間8時許,Jin揮手微笑向粉絲打招呼,在警方的護衛下前往里沃利街,接過聖火。隨後步行前進約200公尺,抵達羅浮宮前。

《美聯社》報導指出,Jin於6月結束為期18個月的兵役,此次代表韓國擔任奧運火炬手,希望藉此傳遞「和諧」與「和平」訊息。

15日火炬將繼續在巴黎傳遞,路線多安排在巴黎的重要地標及歷史遺跡,包含聖心聖殿、凱旋門等地。

2024-07-08 11:42

7/8 羅亞爾河谷「尚波城堡」 法國文藝復興建築的極致

飾演法蘭索瓦1世的演員騎著馬,手持奧運聖火抵達尚波城堡。(圖/法新社)

英法百年戰爭促使法王來到羅亞爾河一帶居住,戰後法王們仍未搬遷,王公貴族也在羅亞爾河谷興建了許多城堡,成為法國當今重要的觀光景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法王法蘭索瓦1世(François I)所興建的尚波城堡。

法蘭索瓦1世是法國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受愛戴的國王,更是法國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與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等知名藝術家關係良好。

他將原先作為監獄與防禦堡壘的羅浮宮,改為放置他從義大利買來的大量藝術品,此舉更促使法國王室興起收藏藝術品的風氣,進而為現今羅浮宮的館藏奠定基礎。

尚波城堡是由法蘭索瓦1世起建,原先想打造為狩獵行館與接待其他君主與外國大使的地方,但動工28年即停工,一直到1個世紀後、路易14(Louis XIV)在位時才完工,被形容是法國文藝復興建築的極致。

聖火的火炬沿著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所設計的雙螺旋樓梯,來到城堡的露台,穿越壯麗的城堡花園後來到該省的中心布耳瓦,結束今日的聖火傳遞。

2024-07-05 10:51

7/5 濱海塞納省 印象派與現代奧運的搖籃

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畫作《印象.日出》。(圖/美聯社資料照)

聖火來到了現代奧運發起人之一、奧運會徽與會旗的設計者,被譽為「現代奧運之父」的古柏坦(Pierre de Coubertin)的位於濱海塞納省的米爾維爾城堡故居。

1883年古柏坦造訪英國,認為英國學校的體育教育,以及課程中蘊含的組織紀律精神,是讓19世紀英國強大的理由,法國人正是因為缺乏運動、體力不佳才導致法國即使地大物博、人多,仍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戰敗,因此主張將體育引入教育中。

本日聖火的終點是省內的阿弗赫,該處在塞納河口北岸,距巴黎僅200公里,因此在航空普及、英法海底隧道落成前,一直是法國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繪畫流派「印象派」的搖籃。

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著名畫作《印象.日出》,便是他於1873年在此處繪製而成。

該畫作遭當時的藝術家批評,並以這幅畫作的名稱嘲笑莫內是「印象派」,但其後變成該流派的名稱。

2024-07-04 10:49

7/4 繞經《地心歷險記》作家故居 落腳北方小威尼斯「亞眠」

法國最大教堂「亞眠主教座堂」,其規模是巴黎聖母院的2倍大。(圖/法新社)

有許多知名戰役都發生在法國,如凡爾登、敦克爾克等,索姆河雖然較不為人所知,但人類首次投入坦克使用的戰爭就發生在該流域。

聖火從索姆省的亞布維勒出發,繞經省內的許多知名景點後,抵達省內的亞眠市。

亞眠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使其有著「北方小威尼斯」的美譽,聖火從全法國最大、比巴黎聖母院還大2倍的亞眠主教座堂前出發,繞行該市,途中還經過著名法國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的故居。

凡爾納筆下擁有許多知名作品,如《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環遊世界80天》等著作,是世界上被翻譯次數第2多的作家。

2024-07-03 14:27

7/3 分散羅浮宮人潮 朗斯分館保留礦業痕跡打造「公園博物館」

位於法國北方的帕斯加來省過去長時間倚賴採礦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省經濟轉趨多樣,畜牧業、種植業、工業發達,礦坑與軌道成為當地歷史和景觀的一部分,聖火也來到當地保留礦業痕跡的羅浮宮朗斯分館。

為了分散羅浮宮的人潮與文化資源過度集中巴黎的狀況,法國文化部參考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活化沒落工業城,與其他知名美術館的分館經驗,於2003年推動羅浮宮分館計畫,雀屏中選的就是帕斯加來省朗斯市。

羅浮宮朗斯分館外觀現代,以大片玻璃與拋光金屬構成,呈現變色龍般的外觀。(圖/美聯社)

2012年年底落成的羅浮宮朗斯分館外觀現代,以大片玻璃與拋光金屬構成,但卻保留了遺留的礦業痕跡,將礦坑、軌道轉換成景觀的一部分,打造出一座「公園博物館」;常設展的設計上打破傳統方式,以時間為引,將不同文化、類型的作品放在開放空間陳覽。

朗斯分館開幕至今已有400萬以上人次的參觀者,是全法國參觀人數第2多的地方博物館。

2024-07-02 17:08

7/2 促成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地 聖火抵二戰重要戰場里爾市

1940年6月4日,數千名英法軍人聚集在法國敦克爾克海峽港口的海灘上,等待船隻將他們送回英國。(圖/美聯社資料照)

奧運聖火自法國人口最多的北部省出發,從埃爾普河畔防禦工事開始,前往港口城市敦克爾克,並在里爾鐘樓附近的戰神廣場舉行慶祝活動,結束今日的聖火傳遞。

里爾鐘樓又稱里爾市政廳鐘樓,於1932年落成,但舊市政廳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破壞;該座鐘樓高達104米,不僅是法國最大市政建築,也是歐洲最高的鐘樓。

此外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瓦解法國的邊境防禦「馬其諾防線」,為了避免遭德軍包抄,英法盟軍於敦克爾克執行了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也就是「敦克爾克大撤退」,當時法軍在里爾城中拖延德軍進攻,挽救10萬以上的軍隊。

2024-06-29 16:16

6/29 一戰交火最激烈、耗時最久 30萬士兵陣亡之地凡爾登

凡爾登戰役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圖/美聯社資料照)

聖火從默茲省的貢德勒庫爾堡出發,並抵達對法國具有重大意義的凡爾登。

843年法王路易一世的3個兒子在這裡簽訂《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分為東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結束了持續3年的內戰。

此外第1次世界大戰中耗時最久、交火最激烈的「凡爾登戰役」(Bataille de Verdun)也發生於此。

凡爾登戰役從1916年2月21日一直持續到同年12月18日,德法兩國合計投入100多個師的兵力,共有約30.6萬人陣亡、40.3萬人受傷;BBC報導,仍有8至10萬人的遺體遺留在森林中,未被尋獲,是人類歷史上最傷亡慘重的戰役之一,也因此被部分歷史學家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2024-06-26 14:28

聖火地圖

2024-06-23 15:44

6/23國際奧林匹克日 霞慕尼白朗峰 阿爾卑斯山口

奧運聖火成功被帶上南針峰。(圖/2024巴黎奧運官方臉書)

6月23日是國際奧林匹克日,同時也是第一屆冬季奧運會滿100周年的日子,在這充滿紀念性的一天,奧運聖火來到了冬奧最初的起點——法國上薩瓦省的霞慕尼。

聖火傳遞聚焦在上薩瓦省的標誌性景點,包含大型滑雪勝地、溫泉度假村到及湖泊,最終抵達霞慕尼白朗峰。慶祝活動則安排在白朗峰廣場舉行,邀請17名前旗手以集體接力的方式點燃主火炬。

為了創造獨特的回憶,自6月開始,相關團隊在高度保密下進行排練,由奧運選手、高海拔作業人員及登山嚮導等組成的24名火炬手,挑戰以各種方式,合力將聖火帶到高達3842公尺的南針峰上。

距離1924年舉辦的首屆冬奧,轉眼已過了一個世紀,百年後聖火再度於霞慕尼的小鎮中心亮起,為即將舉辦的奧運盛事畫下難忘且充滿紀念的一筆。

2024-06-18 15:42

6/18「美人魚」莫多洛自水下20公尺帶聖火重返本土

自由潛水員莫多洛(Alice Modolo),從水下20公尺將聖火帶回法國本土。(圖/法新社)

在海外屬地傳遞多日的聖火,於18日從濱海阿爾卑斯省回到法國本土。

為了紀念聖火重回,法國選擇讓自由潛水員莫多洛(Alice Modolo)將聖火從濱海自由城港口的水下20公尺帶回。

巴黎奧運組委會說明,法國在自由潛水領域中人才輩出,包含創下122米深世界恆重雙蹼潛水紀錄的杰拉爾德(Arnaud Jerald)、打破多項恆重下潛紀錄的內里(Guillaume Nery),以及本次的火炬手、首位配戴單蹼潛入100米深法國女性的美人魚莫多洛。

這次傳遞聖火的濱海自由城更是世界自由潛水之都。

2024-06-09 15:38

6/9 海外首站法屬圭亞那 法國唯一太空發射場

聖火海外首站來到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巴黎奧會舉行原住民儀式歡迎聖火到來。(圖/法新社)

聖火海外首站來到位於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該省是法國面積最大的海外省,坐落於亞馬遜與大西洋間,境內有98%都是熱帶雨林,森林覆蓋率達到90%,生物多樣性驚人,也擁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此外這裡的圭亞那太空中心除了是法國唯一的太空發射點外,更是歐洲太空總署的重要據點,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便是送到這裡發射升空。

2024-06-07 03:37

6/7 聖火展開巡迴法國海外領地 衝浪表演揭開序幕

巴黎奧會安排團體衝浪傳遞聖火的表演,來揭開海洋接力的序幕。(圖/法新社)

自稱「海洋之都」的芬尼斯提赫省是法國最西、最近海的省份,也是全球最大海洋研究的地區,共有數千名學生在此研究海洋貿易。

聖火在此傳遞後將離開法國於歐洲大陸的領土,轉道至法國的海外領土:南美洲大西洋畔的法屬圭亞那、鄰澳洲的新喀里多尼亞、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旺、太平洋中的法屬玻里尼西亞、東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加勒比海的馬提尼克等地。

為了紀念聖火即將到海外省,巴黎奧會在布列塔尼安排了團體衝浪傳遞聖火的表演,來揭開海洋接力的序幕。

2024-05-31 15:36

5/31 旅遊勝地聖米歇爾山 每年逾300萬遊客造訪

知名旅遊勝地聖米歇爾山,是一座矗立海中的圓錐形花崗岩小島。(圖/法新社)

位於法國西北方的聖米歇爾山是一座圓錐形花崗岩小島,矗立海洋中。

雖然僅有不到百人居住於此,但卻是天主教徒知名的朝聖地,也是旅遊勝地,於1979年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都有超過300萬遊客造訪。

該座小島除了曾經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在6、7世紀時也成為高盧羅馬文化的據點之一,8世紀初神父奧伯特(Aubert)在此興建教堂奉獻給米迦勒,而成為朝聖中心。

13世紀初,聖米歇爾山北部被新建一棟具羅馬建築風格的修道院,並在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被用於囚禁罪犯與政治犯,1879年法國政府指定為歷史遺跡,投入大筆經費修復。

2024-05-22 15:32

5/22 拉斯科洞穴 600幅壁畫揭露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

聖火於拉斯科洞穴的複製品「拉斯科4號」傳遞聖火。(圖/法新社)

1940年4名法國少年在遊玩中,意外發現法國舊石器時代遺跡「拉斯科洞穴」。

該洞穴結構複雜、牆上繪有超過600幅壁畫,紀錄法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活動的動物,如野牛、大角鹿、野馬等等,推測是由數代住民共同繪製,約有1萬7000年的歷史。

由於遊客參觀導致二氧化碳上升、溫濕度改變並使遺跡毀損,法國政府於1963年關閉原始遺跡並興建複製品,目前共有3個複製品,本日聖火傳遞的地點則是「拉斯科4號」遺跡。

2024-05-21 15:31

5/21 繞道坎城影展 多位選手持聖火步上紅毯

多位奧運、帕奧的選手或獎牌得主,在坎城影展的紅毯上傳遞聖火。(圖/美聯社)

因應巴黎奧運,第77屆坎城也放映了紀錄片《奧運!法國的比賽》(Olympiques ! La France des Jeux)回顧法國奧運與27位選手歷史。

21日多位奧運與帕奧選手、以及紀錄片中的法國國手出席首映,並在坎城影展的紅毯上傳遞聖火。

坎城影展主席與總代表發布聲明表示,「能夠迎來這麼多的奧運明星非常令人高興。我們期待繼續書寫體育與第7藝術間的偉大歷史。」

2024-05-14 15:28

5/14 拿破崙出生地 科西嘉島

科西嘉島阿雅克肖是拿破崙的出生地。(圖/法新社)

14日聖火從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的出生地——科西嘉島阿雅克肖出發。

除了以拿破崙出生地聞名外,科西嘉島也有著許多宏偉的景觀,如能俯瞰地中海的帕拉塔角、歐洲最高賽馬場維索賽馬場等。

2024-05-12 15:28

5/12 梵谷靈感地「亞爾」 變裝皇后擔綱火炬手

法國變裝皇后道爾(Nicky Doll)擔任火炬手。(圖/法新社)

從隆河河口省出發的聖火,在100多名火炬手的傳遞下,逐漸向地中海靠近,最終抵達今日的目的地——亞爾。

亞爾是南法普羅旺斯地區的古老城市,以亞爾競技場、古代劇場等古羅馬遺跡與知名藝術家梵谷的靈感地聞名。

梵谷在這裡創造了超過300幅的素描與繪畫,《夜晚露天咖啡座》、《黃色房屋》、《綁繃帶的自畫像》、《亞爾醫院花園》等許多作品都是在這裡繪製。

巴黎奧會表示,亞爾是個以包容性和文化為榮的地方,因此聖火除了穿過競技場、劇院、梵谷基金會博物館等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地方外,也邀請致力推廣社會包容性的《法國變裝皇后秀》主持人道爾(Nicky Doll)擔任火炬手。

2024-05-08 15:27

5/8 經12天地中海航程 順利抵法國馬賽港

聖火乘法國最後1艘三桅帆船「貝倫號」抵達法國。(圖/美聯社)

「貝倫號」於8日、巴黎奧運開幕倒數第79天,將聖火運抵南部的馬賽港,場面華麗壯觀,吸引了23萬群眾圍觀,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現場親迎貝倫號入港。

這是奧運聖火史上首度以海路抵達主辦國,法國奧運組委會說明,馬賽不僅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同時也是由希臘人所建造的,因此選擇作為法國聖火的首站。

2024-04-27 15:30

4/27 結束希臘旅程 聖火乘上法國最後一艘三桅帆船

法國奧運組委會主席艾斯堂格(Tony Estanguet,圖右)與法國外貿銀行執行長(圖左),在貝倫號前手持聖火留影。 (圖/美聯社)

奧運火焰27日在封存狀態下抵達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並由巴黎奧運組委會主席艾斯堂格(Tony Estanguet)送上三桅帆船貝倫號,出發前往法國。

艾斯堂格指出,「我們用這艘同樣來自1896年的貝倫號將聖火帶回法國,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巧合。」

帆船抵達法國後,聖火會再由1萬名火炬手傳遞長達1.2萬公里、行經法國64個地區,包含法國本土以及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等處的法國海外領土,最後於7月26日在塞納河沿岸的奧運開幕式上點燃聖火台,宣告奧運正式開幕。

2024-04-26 15:21

4/26 於首屆奧運舉辦地點「雅典競技場」遞交予法國代表

希臘與法國兩國奧委會主席,於1896年第1屆現代奧運舉辦地「雅典競技場」進行聖火交接。(圖/美聯社)

奧運聖火,在歷經5000公里、總計11天以及600多名火炬手的傳遞之旅後,終於在26日抵達希臘境內的最後一站——1896年第1屆現代奧運舉辦的地點——並遞交給巴黎代表。

由於雅典競技場是1896年第1屆現代奧運的舉辦地,因此交接儀式也重現128年前首屆現代奧運的儀式。

2024-04-16 15:16

4/16 睽違60年 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參與聖火傳遞儀式

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為台灣首位獲邀觀禮聖火引燃儀式的人。(圖/中華奧會提供)

此外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更獲得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推薦,是台灣首位獲邀觀禮聖火引燃儀式的人、也是中華奧會睽違60年再度參與奧運聖火傳遞儀式。

2024-04-16 15:06

4/16 倒數百日 聖火於希臘奧林匹亞點燃

依據慣例會在古奧林匹亞遺址舉行奧運聖火點燃儀式。(圖/法新社)

2024巴黎奧運倒數100日,今日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聖火點燃儀式,但由於天候不佳,守火女祭司只能以備用火種點燃本屆的奧運聖火。在高等女祭司將火炬手手中的火把引燃,並將象徵和平的橄欖枝交給對方後,便開始聖火傳遞的旅程。

閱讀更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