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球化?「全球化」意味著一個經濟活動無疆界的時代來臨,事實上我們早就生活在其中,想避都避不了。台灣在加入WTO之後,不論生產、消費、貿易、金融都必須與全球各地同時同步競爭,專家建議,台灣要把眼光,放遠一點。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大中華/俄羅斯/東歐區副總裁 范逸全:我覺得就是你不應該,把你們可以說所有的希望,放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你們還要做比較國際化的這個路上,如果看新加坡,新加坡他們的競爭力也非常高,他們排在第2名,為什麼?因為他們是非常國際化,其實對中國大陸的經濟,開放一點也不會不好。 和台灣地理位置、和資源相似的新加坡,在歷經金融風暴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一連串的改革,高效能的政府、清廉的政風、有效遏止貪污,加上完善的網路建設、金融服務,以及誘人的賦稅制度,把新加坡打造成外資眼中的五星級飯店,爭相把亞洲營運總部設在這裡。 新加坡貪腐局局長 蘇圻現:若一個私立的部門,公司行號或是產業,在新加坡是貪腐的,那麼外國企業是不會想要在新加坡做生意,如此一來我們將無法留住外資,那會毀掉整個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再來看,跟台灣同樣有族群問題的愛爾蘭,在脫離英國獨立之後,看準全球趨勢,投入大量資源在高等教育,和產業升級.具有遠見的教育政策,以及穩定的經濟政策,讓愛爾蘭躍居為歐盟第二富裕的國家,僅次於盧森堡。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研發製造部資深副總 Parck Howlin:政府當時第一個重大的決策,就是對愛爾蘭教育體制做出承諾,如果要吸引企業到愛爾蘭,企業需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企業需要人材來活絡市場,若是沒有足夠的人材,那就什麼都別談了。 台灣曾經創造出舉世驚豔的經濟奇蹟,現在,則面臨了全球化趨勢、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夾殺,要如何力挽狂瀾?新加坡和愛爾蘭的經驗顯示,良好的教育和經濟環境,才能創造,吸引更多人才與企業,永續投資.這也是520政黨輪替後,台灣新政府的當務之急. 記者 綜合報導
經濟無疆界時代 台灣眼光要放遠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