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AI發展,中部科學園區后里園區規劃轉型,提出第4次環境差異分析報告送審,其中用電量將為原來的2倍,另外溫室氣體排放也隨著用電量增加而提高,開發單位承諾會以總量管制進行控管。
民國96年營運的中科后里園區,目前出租率達100%,引進產業包括光電、半導體與精密機械。國科會表示,為了維持台灣高科技的領先地位,因此要協助半導體業者進行擴廠,再次提出環差分析報告送審。
國科會中科管理局代表表示,「全球的AI發展快速,所以呢,為了維持我國高科技產業這個領先的地位,就是有半導體產業,有跟我們中科提出來,他們有急需擴廠的需求。」
此次變更的用電量倍增,原本園區事業專用區用電量是393.55MW,變更後達819MW,溫室氣體排放也跟著提高,儘管沒超過上限476萬公噸,開發單位強調會總量管制,但環評委員認為,中科不能讓廠商進駐,就無條件給排放量。
環評委員江鴻龍說,「溫室氣體的增量,其實你應該要有很明確的溫室氣體減量的作為,要不然這個廠商進駐你就要給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這是沒道理的。」
環評委員吳義林表示,「你現在再增加出來的這幾百萬噸,雖然當初環評裡面有一個環評的總量對不對,可是我覺得,大家不要把那個環評的總量就當成你的權利,那我們還是要看到,你那個減量的期程會在哪裡。」
而針對開發單位模擬,施工時增加機具、車輛、土石方堆置等,二氧化氮平均值在鄰近社區無法符合空品標準,環評委員認為開發單位得提出減量措施,來符合周界空品標準才對,否則太可怕。
另外要拿原有綠帶來堆置土石方,環委也憂心綠覆率下降,開發單位解釋,產出這麼多土方因為基地要往下挖,減少土地需求,最後案件補件後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