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變遷,台語逐漸沒落,宜蘭縣有民代建議在縣內設置台語實驗學校,除了希望能復興台語,也讓偏鄉面臨裁併危機的小學轉型。縣政府表示,當地實驗教育學校已達法定上限,無法再增設;不過有台文博士生建議,如果設立實驗學校有困難,可考慮先開設台語專班。
老師上課用全台語教學,宜蘭的黎明、大溪和公正國小申請國教署推動沉浸式台灣語計畫,在教室四周布置台語詞彙,要融入學生的生活裡。
黎明國小游老師說:「因為我教的都是低年級,年紀小的小朋友講台語,我覺得很可愛,我自己的孩子也是從小讓他講台語。」
黎明國小張老師則說道,「我目前接觸到的低年級小朋友,對台語的認識是非常少的,甚至完全不會聽也不會講,我可以一點點、一點點的帶入,然後慢慢的讓他們去認識。」
老師推廣台語充滿熱忱,但隨著時代變遷,台語在新世代的生活中逐漸沒落。宜蘭有民代建議,在縣內設置台語實驗學校,除希望復興台語,也能讓偏鄉面臨裁併校危機的小學轉型,度過少子化危機。
宜蘭縣議員謝燦輝認為,「這樣的話應該可以試辦台語實驗學校,台語不要沒落去,台語如果沒落去,根本以後自己的母語都不會講。」
宜蘭縣政府課程發展科長黃湘媛回應,「宜蘭縣對於推動本土語教育很積極努力。」
縣政府表示,縣內公辦公營實驗學校名額已滿,對於推動本土與教育已積極努力,除學生可以申請認證並給予獎勵金,國教署推動沉浸式台灣語計畫,也鼓勵學校申請。
不過有台文博士生認為,縣內這樣推廣台語的量能並不足夠,縣府如果設置台語實驗學校有困難,可以先開設專班。
成功大學台文系博士生孫博萮表示,「其實我們也可以思考說,如果沒辦法一次就有台語學校,也可以從台語專班開始來推動。」
對於外界建議,縣政府回應,宜蘭學習台語的環境本就優於六都,也已積極推動,會持續鼓勵學校讓台語融入學生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