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市母女遭詐千萬輕生 警嘲諷涉加工自殺不起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2024)年底的台北市內湖母女輕生案,死者生前被詐騙上千萬,當初致電警方,甚至還遭到嘲諷,死者家屬因此對受理報案的員警提告涉犯加工自殺罪,案經檢方調查,認定涉案劉姓員警雖然言語輕佻,但難認有「教唆輕生」,而且雙方經「修復式司法」,員警落淚致歉,也取得死者家屬原諒,撤銷告訴,認定全案罪嫌不足,今(6)日以不起訴處分。

面對親人輕生,曾經悲痛相驗,全案在去年底,台北市內湖一對母女生前被騙上千萬,向警方報案卻被冷嘲熱諷,死者家屬控訴,至親受連番打擊,因此走上絕路。

時任台北市內湖分局副分局長呂政國說,「通話過程言詞欠當,核予劉姓員警記一大過懲處。」

涉案劉姓員警受到內部懲處,也被懲戒法判休職6月確定,在刑事部分涉犯加工自殺罪,經檢方偵辦,6日以不起訴處分。

士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張志明表示,「被告犯罪嫌疑不足而為不起訴處分,進行修復式司法後,告訴人接受被告之道歉。」

檢方調查,員警與死者的生前通話,他在接通前曾脫口「不會已經自殺了吧」,接通後又說「原來妳還活著」,雖然言語輕佻但難認有「教唆輕生」,認定罪嫌不足,士檢也啟動修復式司法,員警落淚致歉獲死者家屬諒解,撤回告訴。

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林秀敏說,「修復式司法,事實上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雙方當事人可以在一個安全、真誠的進行對話,修補的方式不限於金錢彌補,也包含我剛剛說的道歉、原諒。」

其實修復式司法,是在雙方有意願下安排面對面對談,一方面讓加害人清楚他的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主動承擔責任;另一方面讓被害人解答心中疑惑,願意放下與原諒,法務部保護司表示,協調方式有金錢彌補,也有真誠致歉,讓雙方重建關係,修補心理創傷。

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林秀敏表示,「一件犯罪事件的發生,其實真的背後很多因素,有時候他還沒辦法走出傷痛,也許時間不對、地點不對,所以當下他不願意談。」

政策上路10多年,開案數累計3065件,進入對話有1400多件,其中1046件達成修復,即使成效逐步提高,但綜觀整體刑案,願意嘗試的比率依舊不算高。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