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大埔震後再發生規模6地震 專家:台灣平均每百天1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昨(11)日晚間7時地牛翻身,全台有感,國家級警報大響,發生規模6.4的有感地震,最大震度台東縣達到5弱。今(12)日凌晨0時1分台東近海也發生規模5.0的地震,氣象署提醒,未來3天內還是要注意規模5到5.5地震發生的機率。地震專家郭鎧紋依照過往數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0天就會出現1起規模6地震。

愜意的休息時間,花蓮卓溪山里部落的雜貨店突然感覺到一陣劇烈搖晃。 所有人倉皇逃出,雖然沒有受傷,但已經嚇出一身冷汗。

週三晚間7時花蓮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4地震,最大震度台東縣達到5弱,由於氣象署初估規模超過6.5,所以全台都收到國家級警報,也是連江縣首次響起國家級警報。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大概70%的地震都發生在台灣東部這邊,所以我們還是提醒民眾可能在3天以內,還是要注意這個區域可能還是有規模5到5.5之間的餘震會發生。」

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這是繼今(2025)年1月大埔6.4的地震後,相隔141天再次有規模6以上地震,並且依據過往數據指出,台灣平均每100天就會出現1起規模6地震。而隨即週四凌晨0時1分,台東近海又發生一起規模5.0地震,花蓮震度達到4級。

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其實餘震本來就是在主震附近,所以這個5.0的還算主震的餘震沒問題,然後規模數量都符合這個地區的特性。」

玉里鎮路邊的一支電線桿,被地震震到歪斜,所幸台電確認後沒有安全危害。花蓮火車站台鐵各級列車因為地震慢行關係,都有延誤情形,但這對大部分花蓮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花蓮民眾說:「朋友打電話來說會慢一點,還好啦,因為我們花蓮人都習慣了。」

氣象署提醒,未來3天還是有可能出現餘震的情形,民眾對安全的警覺仍不可鬆懈,前往山區也要留意可能發生坍方落石。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