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研發全球首套AI系統 2分鐘揪胰臟癌病灶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因為初期無明顯症狀且發展快速,致死率極高。為了突破診斷瓶頸,台大醫院醫療團隊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利用AI可以找出過去約4成被忽略的早期病灶,還可偵測出小於2公分的可疑腫瘤,讓患者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可從原本10%提升到80%。目前這項最新技術屬於自費項目,健保不給付。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生前罹患被稱為最難診斷的「癌中之王」胰臟癌,於2018年過世,享壽85歲。

為了突破診斷瓶頸,台大醫院與台大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攜手合作,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只要2分鐘就能自動判讀是否為可疑病灶,準確率高達9成3。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說明,「影像本身它基本上是一個數據,我們要把每一張影像當作是一個數據來看,而數據透過AI人工智慧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醫療團隊表示,胰臟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且腫瘤進展快速,致死率極高,在2023年已經攀升到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第7位,有2879人死亡;過去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中猶如海底撈針,約有4成病灶被忽略,現在透過這套AI系統就可偵測出小於2公分的可疑腫瘤,讓患者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可從原本10%提升到80%。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廖偉智指出,「如果能夠在小於2公分、第一期的胰臟癌就能夠及時發現,那以現在的治療的話其實是有高達8成的機會是可以治癒的。但是一旦超過2公分,這個腫瘤大概都會擴散到其他的地方。」

醫師提醒,胰臟癌好發於中老年人,危險因子包括有胰臟癌家族病史、抽菸、糖尿病等,但目前這套AI輔助診斷系統健保不給付,屬於自費項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