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113學年度停招,114學年度起停辦,今(2025)年6月部分學生畢業後,約有100位左右學生需安置到其他學校。教育部表示,由中國科技大學承接碩班學生、佛光大學承接四技,考量多數技職生有工作和家庭,碩班是原地就學、原地畢業,技職生採校外專班,由佛光大學聘請原教師在原大漢校園上課。
白天上課時間,大漢技術學院空蕩蕩,難見學生身影。學校董事會民國113年2月決議停辦,教育部徵詢私校諮詢會,同年8月審議通過,113年8月停止招生,114學年度起停辦,全校僅剩近290位學生,今年6月後,學生只剩100出頭。
大漢技術學院四年級學生周同學表示,「有些是想到他校,有些是想要在原地畢業。」
過往學校停辦後,學生安置以同級的鄰近縣市學校為主,但這次,同在花蓮的慈濟大學未在列。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謝麗君表示,「因為在課程安排、教學設備與校園文化上有不同考量,大漢學生大多希望在原來學校的場地上課,所以慈濟大學最後沒有參與這次的安置學生。」
慈濟大學的課程、設備與校園文化無法和大漢一致,教育部協調位於台北市的中國科技大學安置碩班約35名學生,在宜蘭的佛光大學承接約80多位技職生,碩班是原地就學原地畢業,技職生採校外專班,在原大漢校園上課。
佛光大學專案副校長、招生長詹丕宗回應,「因為大漢任課老師也還是住花蓮,願意變成我們的兼任老師,我們就地還是聘請他變成我們的兼任老師,然後就地在那邊上課,我們也會設一個辦公室,畢業證書到時候會加註,原大漢技術學院環境與工程學系。」
教育部表示,將另外補助兩校聘請校安與特教人員,讓學生安心就學。高教工會表示,學生能在原校上課最好,但大漢以《私校法》退場,而非《退場條例》,老師權益受損很大。
高教工會執行秘書張志綸指出,「《私校法》退場,他就會少了2年輔導期,那少了2年的工作,當然是對老師就少了2年的工作權、2年的收入,還有退休的時候,他2年的年資。」
高教工會指出,大漢學生的安置和《退場條例》規定相近,重申既然有《退場條例》,就應取代《私校法》的退場規定,而非奇怪的雙軌制並行,讓私校有漏洞可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