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對美順差649億美元 哪些優勢產業在對等關稅中受災?【圖解】

2024年台灣對美順差達64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美國總統川普原訂4月起對台施以32%對等關稅。美國是台灣3大出口市場之一,該政策一旦生效,勢必嚴重衝擊台灣產業。究竟台灣出口至美國的主要產品包含哪些?又有哪些產品對於美國市場依賴度高?經濟部對個別產業影響評估為何?

美國總統川普原訂自4月起對貿易逆差國實施「對等關稅」,台灣多數輸美商品可能面臨高達32%的關稅。儘管白宮於9日宣布暫緩90天實施,但只要不取消,未來勢必衝擊台灣產業,特別是對美出口依賴較高的產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美方對台課以高關稅,主因是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達649億美元。根據BBC報導,台灣更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

美國是台灣3大出口市場之一,據財政部貿易統計顯示,台灣對美順差額最多的是「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高達508.3億美元,接著對美順差前5名者分別為:電腦之零附件67.1億美元、交換器及路由器36.8億美元、積體電路28.8億美元、機動車輛之零附件22.3億美元、鋼鐵製螺及螺栓19億美元。

對美出口約佔全球的比重方面,則除了積體電路為4.5%外,其5項皆高於40%,顯示這些商品高度依賴美國作為出口國。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於公視《獨立特派員Podcast》中指出,此次受影響較大的產業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為出口金額較高者,另一則是因應能力相對不足者。前者如AI伺服器,雖面臨較高關稅衝擊,但因企業規模較大,通常能依據外在環境變化調整生產或銷售策略,較有能力因應。相較之下,電腦零件、汽車零件及機械等產業,受限於產品特性與生產彈性,可調整空間相對有限,恐成為此次關稅措施中實際受影響較深的產業。

對此,經濟部已針對可能受影響的重點產業進行個別評估,包含電子資訊、鋼鐵金屬、運輸工具。

除上述對美順差大、對美依賴度高的產業外,經濟部也預計,手工具與水五金產業短期獲利將下滑、塑膠製品由於部分產品對美依賴程度高,可能降低競爭力、中小型工具機與產業機械也預估受影響。

半導體製藥則由於尚待美方公布加徵關稅比率,因此受影響程度待評估。

此外,其他產業評估結果則包含以下:

機械、機電、石化

醫療、化學

其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