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地雷威脅仍嚴重 受害者多兒童

4月4日是國際地雷日,聯合國警告,全球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這類爆炸裝置死亡或受傷,許多受害者是兒童,但國際間卻愈來愈不願遵守1997年禁止使用人員殺傷性地雷的《渥太華公約》。國際禁止地雷運動(ICBL)警告,這將對平民造成長久且重大的傷害。

聯合國臨時部隊與民間組織努力在黎巴嫩南部偵測清除地雷,這個地區歷經幾十年以色列佔領與衝突的戰亂,遺留上百萬顆地雷與未爆彈,散落在農地、學校、住宅區,每年掃除數萬顆,居民仍然無法安全返回家園。飽經戰亂的非洲、亞洲與中東國家都面臨相同問題。聯合國在國際地雷日前夕,警告這類簡易爆炸裝置的使用範圍仍在擴大。

聯合國地雷行動處主任博爾特表示,「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被此類爆炸裝置炸死或炸傷,受害者中有許多兒童。」

國際禁止地雷運動(ICBL)指出,殺傷性地雷造成的85%受害者是平民,其中4成為兒童,是最愚蠢的武器。160多國在1997年簽署禁止使用人員殺傷性地雷的《渥太華公約》,是冷戰後鼓勵各國裁軍的重要協議。20多年來協助清理了數千平方公里的地雷區,禁止地雷運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目前一些國家以安全為由不願再遵守,包括芬蘭與波羅的海三國都表示退出《渥太華公約》,以因應俄羅斯的侵略威脅,ICBL予以譴責。

芬蘭總理歐爾波說道,「芬蘭打算將國防預算在2029年內提高到GDP的至少3%,我們還建議芬蘭開始準備退出《渥太華公約》。」

國際禁止地雷運動總監蓋博尼克表示,「軍事專家的研究顯示,殺傷性地雷的軍事用途很小,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在衝突當下與之後很久的時間,會一直傷害無辜平民。」

ICBL總監蓋博尼克強調,地雷一用後患無窮,清除工作成本高昂、危險性高,會持續造成社區居民流離失所與傷亡。她也呼籲各國履行承諾,絕對不該繼續使用濫殺無辜的武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