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稱將與美方嚴正交涉關稅 學者籲從貿易障礙著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3)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將對台灣課徵32%的高關稅,4月9日起生效。對此總統賴清德昨晚發文表示,我方認為對等關稅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已指示相關部門與美方強力交涉,並向美方喊話,強調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是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期待與美國密切合作,加強台美共同繁榮。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台灣課徵32%關稅,4月9日起生效。

總統賴清德3日晚間發文表示,當天下午召集行政、國安團隊到官邸開會,針對超乎各國預期的關稅整體情勢,對產業、總體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以及政府因應整備工作等聽取各項報告。

總統賴清德指出,我方認為對等關稅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已指示相關部門與美方強力交涉,務必維護國家利益。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回應,「總統請卓院長和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就整體情勢以及政府的整備工作,向國人做完整說明,也持續與產業密切地聯繫,一切以給產業最大支持、穩定經濟情勢為主要的目標。」

賴清德也在X平台上以英文發文,強調台灣重視與美國的經濟夥伴關係,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政策轉變的結果,而不是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期待與美國密切合作,確保採取公平、互利的方式,加強台美共同繁榮。

據了解,行政團隊3日凌晨就緊盯白宮動態,陸續召開會議評估、分析。而國安人士分析,與美方交涉台灣有3項優勢,包括台灣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夥伴,美國對台灣的各項產業需求短期內不會減緩或消失,以及美中貿易戰下對台灣課徵高關稅,可能會變相拉高美國對中國競爭的成本。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汽車還有美豬、美牛,還有農產品的這些問題,應該在這段時間好好去思考一下,我們是不是可以好好去處理這些貿易障礙,像天然氣或者是原油 我們也可以考慮從美國進口,我們政府相關部會在這段時間,也應該好好去整合這些投資的資源,然後去盤點我們到底有多少金額未來可以在美國去做投資,因為這個是川普真正想要的。」

距離對等關稅上路只剩不到1週時間,學者建議我方應從美方最介意的貿易障礙著手,像是應研議調降汽車、保健食品的高關稅,以及增加對美天然氣和石油採購量,並盤點鋼鐵、石化、或是其他半導體供應鏈是否能加大在美國投資,作為台灣的談判籌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