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曾為「最大嬰兒出口國」 調查揭跨國送養過程涉侵害人權

南韓官方機構昨(26)日指出,在1995年之前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韓國有17萬起兒童送養到海外的案件,但是當中有部分牽涉政府縱容私人機構偽造紀錄,其至強迫親子分離,嚴重侵害被收養者的人權。調查報告直言,政府必須為怠忽職守負起責任。

南韓真相與和解委員會26日公布1份調查報告,指出韓國在1950年到1995年的17萬名兒童海外收養案件中,發生偽造兒童紀錄、未經親生家人充分同意、以及未審查收養家庭背景等侵害人權的情形。

其中有許多兒童明明有可以聯絡到的家人,卻被註記為孤兒,草率送往海外。報告指出,當時的政府怠忽職守,沒有妥善監督負責收養程序的私人機構,必須負起責任。

這份耗時2年半完成的調查報告,總共檢視了367份收養案件。內容指出政府當年為了減少社會福利支出以及送走社會邊緣減少社會福利支出等原因,才會縱容收養機構。

隨後國際收養成為一門數百萬美元的生意,直到現在仍持續發生,韓國也成為全球史上最大的嬰兒「出口國」。

委員會主席朴善英跪在地上安撫情緒激動的被收養者。她表示,這是韓國社會的問題,最後卻由兒童來承擔後果。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朴善英指出,「南韓在韓戰過後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為了經濟因素而積極推廣國際收養。」

不過也有另1位委員表示,這份報告沒有完整呈現出問題的嚴重性,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他的發言也受到部分被收養者認同。

真相與和解委員李尚勛(音譯)表示,「98位被收養者提出控訴,只有56名被認證為受害者,其餘有40多名延後公布結果。」

韓國目前已經加強收養程序的管理,但是過去的案例有許多人在長大以後,已經難以再找到親生父母。在1萬5000名向南韓政府請求協尋的被收養者中,只有不到3000人尋根成功。而為了引起政府的重視,有不少當年被出養到海外的人回到南韓定居,長期為收養議題奔走。

相關新聞